邵岩#邵岩“射墨成书”,是在戏弄大众吗?( 二 )
“射墨”而不是“射书”
都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邵岩开始用针管进行创作已经有十年之久了,但他并不是一开始就火了,而是10年之后才火起来的,而以现在网络的速度,一旦火起来,那么便会火遍大江南北,邵岩爆火之后,各种微信平台公众号将他这种书法创作方式称之为“射书”。
文章插图
“射书”,可以看作是“射墨成书”的缩写,然而邵岩却否定这种说法,因为在他看来,“射墨”跟“射书”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他自认为自己只不过是用注射器射一射墨水罢了,不能够成为一种文化底蕴,至少现在还不足够用“射书”这种说法来形容自己的创作方式。
不论是出于在公众面前的谦虚说法,还是“射墨”本就是不入流的一种创作,但不可否认的是,邵岩这样一个本就张狂的人,在对于自己喜欢的书法上面,他并不想将之推到风口浪尖,因为他是真的热爱书法。
同时他也清晰地了解自己所谓的创新创作只是在形式上的一种创新,并不是对于文字的书法创新,不是内容的创新,只不过就相当于毛笔换成了钢笔,手写变成了打印这种工具的不同。
文章插图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邵岩对于“注射器”这种他“发明”的“笔”的应用可谓是炉火纯青,写出来的字更是被许多人称赞。
邵岩用新“笔”写出来的字确实优美,但也只是存在于形式上,也就是说这也只能称之为“射墨”,因为就算他的字再美,没有文化的底蕴是没办法成书的,因为他需要的是不仅是如同王羲之《兰亭序》的字,同样需要《兰亭序》的词,如同“仰观宇宙之大”、“因寄所托,放浪形骸”、“固知以死生为虚诞”,句句震撼人心,令人欣喜。
射书不仅要书法上的造诣,文笔上的造诣要更加精美绝伦,令人发省,这样的书法创作,才能叫做“射书”,邵岩也认识到了这一点,那就是他本身的底蕴不够,文化底蕴,对事物的见解,对真理的探索,思想上的豁达的总结等等,他都与那些大家出入颇多。
文章插图
新的工具,新的机会
文字的最初应用,本就是信息的传递,从古到今,人们用石头雕刻文字,用刀雕刻文字,后来的毛笔,现在的钢笔,签字笔等等,再到现在的打印机打印。
可以说,我们进行文学创作的工具在变化,在更新,这种工具我们无法评价其好坏,因为在适当的地方它有其他工具不可代替的效果,而这种新的形式,新的工具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学习,使用它,不论是出于好奇,或是出于其出名而跟风,或是真的喜欢这样的一种工具,相信在大量基数下,在这种工具下也会出现好的文章,好的论点,好的观点,好的创作。
文章插图
会涌现出不同于传统书法家的现代书法家,尽管现在它比较小众,但我们必须接受,也认同它的存在,正是因为历史上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宏大文化分支,才会有那么多文化遗产留给后世,因此我们应该鼓励这种新的方式的存在,并发扬它。
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很多人对邵岩的“射墨成书”并不以为意,因为他们将邵岩的“射墨成书”当作一种行为艺术,虽然不是仅仅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毕竟以这种方式写出来的字也确实可登大雅之堂,可是这样的书写方式还是不被大众认可,他们不认为这是书法。
- 美丽家园@落叶课堂后,居然涌现那么多蓝媒“艺术家”
- 杨晓通&“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袁侃@当石库门遇上当代艺术,来今潮8弄体验一场“城市奇遇”
- 赛事!日照“太阳城”网球公开赛启动仪式圆满举行
- 感觉|?品黄香九画“猪”
- 西装|《不会恋爱的我们》来袭,金晨化身霸总,恋上“小狼狗”王子异
- |虎年喜相“豫”!河南博物院携“青玉虎形佩”首次参与“集五福”
- 纸杯#美术生在杯子上画“知否”,当倒入水瞬间,网友:居老师挺住!
- 希腊人$古希腊眼里的中国,犹如“神族”一般,中国人看了都难以置信
- 错换人生&谁家子弟谁家院,“错换人生”DNA再掀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