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从“乡关何处”到“建构故乡”( 二 )


想象型以李永平等为代表 , 后来者包括台湾的外省第二代及海外的一些华文作家 。 他们在童年记忆或者长辈回忆的基础上展开对故乡的想象与虚构 , 所以不受“写实”的约束 。 在他们的写作中 , 语言往往成为主角 。
乡愁认同的最终指向
在大陆之外的台港和海外华文文学中 , 由时空暌隔所致的乡愁更一直是文学中绵延不绝、经久不息的话题和主题 , 其中余光中、白先勇、陈映真、李永平、朱天心等早已成为乡愁书写的代表作家;与此同时 , 一批自大陆到海外的作家如北岛、杨炼、严歌苓、张翎等也加入到乡愁的书写者行列中 。 这些书写者位置不同 , 出生地各异 , 意识形态不同 , 但在一种共同内驱力的驱动下 , 参与着关乎中国人生存处境和归属的“故乡”的建构与认同 。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继续推进 , “乡关何处”或者说认同难题再一次成为我们时代文学和文化的焦点问题 。 近年来中国文学和文化中众多热点问题如“文化热”讨论、“国学与读经”、“童年的消逝”等都与这一问题有关 。 2012年 , 中国大陆乡愁书写的代表性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是一个信号 , 表明“故乡”和乡愁书写仍然是世界文学的重要主题 , 文学中“故乡”与认同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具普遍性和症候性 。
乡愁认同最终指向的是一个情感和精神的“故乡” , 这是一个基于真实故乡之上的理想化和升华后的“家园” 。 这个“家园”作为一个文化共同体 , 应该是一个包容性而非排他性 , 无限性而非封闭性的“情感空间”和“意义空间” , 类似鲍曼所说的“共同体”:(它)“不是一种我们可以获得和享受的世界 , 而是一种我们将热切希望栖息、希望重新拥有的世界”。 所以 , 与其说“故乡”是被“发现”的 , 不如说是想象和创建的 , 与其说是“回到故乡” , 不如说是“建构故乡” , 与其说是“回归家园” , 不如说是创造“家园” 。 这样看来 , 乡愁认同的过程就是一个从故乡到“故乡” , 从家乡到“家园”的创造过程 。
文学|从“乡关何处”到“建构故乡”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