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戏曲盔头技艺传承人董涛山:“行云流水”间 但爱戏台美

77岁的董涛山沉声静气 , 将预先调制好的胶皮“泥”袋稳稳地拿在手上 , 几个娴熟的动作过后 , 立体感极强、活灵活现的羽翼便“凤临人间” 。
“盔头制作有20多道工序 , 沥粉这道工序最见功夫 。 做好了 , 龙有龙样、凤有凤样 , 如同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如果做不好 , 给人的感觉就很死板 , 也影响戏台效果 。 ”董涛山说 。
戏曲盔头又称“盔帽”“戏帽” , 其制作工艺复杂 , 是一门稀有的民间手工技艺 。 如今 , 董涛山每天大多数时间仍会沉浸于盔头的制作 。 2022年 , 老人最大的愿望是将这门手艺发扬光大 。 “只要年轻人愿意学 , 我会教得又好又快 。 ”他说 。
董涛山是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娘子关镇下董寨村人 。 童年时 , 他常随父亲到戏班里看戏 。 父亲制作盔头时 , 他就站在一旁观察琢磨 , 日积月累 , 便有了自己的创意 。
1963年 , 初中毕业的董涛山第一次上手制作盔头 。 他用了几个月的时间 , 一气呵成制作了十几个盔头 , 正赶上村里闹红火用 。 紧接着 , 他又紧锣密鼓地给邻村做了一套50多顶盔头 。 虽然是第一次做 , 但他胸有成竹 , 没有丝毫怯意 。
25岁那年 , 董涛山进入平定县晋剧团 , 成为一名专职演出人员 。 在剧团的十五六年间 , 他一边演出、担任舞台主角 , 一边在闲暇时研究制作盔头 。 结合自身的舞台实践 , 他不断琢磨:怎样能把盔头做得既美观、又安全 , 更加符合舞台演出的需要?
【技艺|戏曲盔头技艺传承人董涛山:“行云流水”间 但爱戏台美】技艺|戏曲盔头技艺传承人董涛山:“行云流水”间 但爱戏台美
文章图片

董涛山制作的盔头 。 (受访者供图)
盔头制作是个细活儿 , 处处可见功夫 。 剪样、制坯、拉花、沥粉、点绸、装配 , 无一不是手工完成 。 小到一根珠须、一颗绒球 , 董涛山都要花费心思 , 自己绘图设计 。
一顶盔头的制作 , 长则需要一个多月 , 短也要十多天 , 但董涛山从未厌倦 。 “只要一做起盔头 , 一切烦恼全都忘了 。 ”遇到不懂的难题 , 董涛山总要想办法去问懂行的人 , 哪怕路再远 , 也不嫌麻烦 。
有一年夏天 , 他在制作中遇到了难题 。 他步行30多里地 , 到在同一剧团工作的一位老哥哥家求教 。
还有一次 , 董涛山随剧团到河北井陉县演出 , 听说当地有一位知名的盔头制作艺人 , 他专门跑到人家厂子里参观 。 看戏的时候 , 他也在寻找灵感 , “盔头轻重要适宜 , 不能让人在舞台上掉了帽子” 。
技艺|戏曲盔头技艺传承人董涛山:“行云流水”间 但爱戏台美
文章图片

董涛山制作的盔头 。 (受访者供图)
董涛山家里存放着许多戏曲盔头 , 都是他近年的作品 , 有七星额子、帅盔、霸王盔、蝴蝶盔……他介绍说 , 七星额子两端插凤耳 , 下端挂排穗 , 两侧插雉鸡翎 , 主要是成年女性大将戴的 , 不同人物所戴七星额子上的绒球颜色有别 , 不同情况下同一人戴的七星额子颜色也会不同 。 “比如 , 在《穆桂英挂帅》等剧目中 , 穆桂英一般用红绒球七星额子 。 但穆桂英为表示戴孝 , 戴的则是白绒球七星额子 。 ”
常见的盔头有百余种 , 只要说出剧情、身份 , 董涛山就能做出相应的戏剧盔帽 。 近年来 , 他借鉴北京等地盔头的特点 , 对本地盔头的设计制作又做了精进 。
功夫不负有心人 。 2021年初 , 董涛山的董氏戏曲盔头制作技艺入选阳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 董涛山的孜孜不倦 , 使董氏盔头得以经久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