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如果郑和不是向南而是一直向东,横渡太平洋,世界格局是否会大变( 二 )


当然,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说法多多,其中大概有如下几种说法,即面子工程、搜寻建文帝、收罗奇珍异宝,安抚流民,甚至还有朱棣海洋意识的体现,以及绕道背后,去夹击西北的帖木尔帝国结论。
除了脑洞大开“探秘”外,前几种说法都有其合理性,我尤其赞同面子工程一说,因为,这特别符合朱棣的个性。
格局&如果郑和不是向南而是一直向东,横渡太平洋,世界格局是否会大变
文章插图

朱棣是我最不喜欢的明代皇帝,因其上位不正,心魔难去,他后来几乎所有的行为都为了证明一件事,即:我是正统的,我当皇帝是名正言顺的,我是有能力的,大家都要认可我。
他残忍暴虐又好大喜功,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一个文治武功都超越历代皇帝的英武君王,文化上,他组织编辑《永乐大典》,武力上,他五征漠北,用一块块的遮羞布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惊恐。
编撰大规模的丛书,其实是对中华文化极大的摧残,不知将多少原本在民间能够传承的书籍收将去,束之高阁,最后是一把烧了去,能有几人读到?
格局&如果郑和不是向南而是一直向东,横渡太平洋,世界格局是否会大变
文章插图

那所谓的“犁庭扫穴”,连续出征,劳民伤财,既未开疆拓土,也未从根本上解决来自北方的威胁,五次征伐算在一起,也没伤着几个蒙古人,反到是将塞外的防线一再收缩,如大宁这些战略重镇也被撒去。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蒙古人在他的打击下日益强大,在朱棣死后短短25年,蒙古人便打到北京城下,那瓦剌部落还将明英宗活捉了去,这所谓“犁庭扫穴”的“五征漠北”所收到的效果,可想而知。
而郑和下西洋也是如此,装了几多的金银财宝,一路如散财童子般的沿路赏赐,目的就是让这些渣渣小国前来朝贡,认可他这个皇帝,结果是换来几只长颈鹿,来了几个使臣骗得一堆财宝跑路外,收获的,却一地鸡毛。
格局&如果郑和不是向南而是一直向东,横渡太平洋,世界格局是否会大变
文章插图

但是,很多事件是无法说它的对错,要看你从哪个角度来看,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迥异,算经济账还是政治账,结论往往是相悖的,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论。
从正面来说,郑和七下西洋彰显了国威,震慑了倭寇及沿海各地;对维护国家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且,通过航海,打通了海上贸易,开拓了新航路,促进了商品和文化交流,也检验和运用了天文和航海仪器方面的科学技术,这些若无航海是达不到效果的。
至于是不是赚钱还是虚耗国力,这个就见仁见智了,因为史书上并没有这方面的记录,但耗资巨大是毋庸置疑的,以至于他儿子明仁宗朱高炽一上台,便立马叫停了这项赔本赚吆喝的工程,原因很简单,劳民伤财!
格局&如果郑和不是向南而是一直向东,横渡太平洋,世界格局是否会大变
文章插图

这根云形金累丝镶宝石簪上的宝石原产自东南亚,系郑和下西洋购得
历史上的大明一直是个好面子的王朝,对外贸易一直实行的是“朝贡体系”, 厚往薄来,即你来上贡,我赐你物产,为不失体面,往往是数倍的回馈,所以,那些蕞尔之国皆争着前来朝贡,并不是对“天朝”心生敬畏,而全部是商业利益,还为争得这权益打得个头破血流,如日本的各藩国间。
郑和的航海要比世界上著名的“大航海”时代早了近百年,不同的是,郑和的航海只是在国人心目中的伟大和崇高,对世界格局的发展并未起到什么作用,而“大航海”却因发现了“新大陆”,将世界推向了一个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