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古籍校注现低级错误,为出版界敲响警钟 | 新京报专栏( 二 )


文章插图
微信公众号“三十六陂”将《梁佩兰集校注》(左)与底本(右)进行对比,发现其校注错误。图/微信公众号“三十六陂”截图
损害古籍的经典性
和整理工作的严肃性
事实上,在当今的图书市场中,随便翻阅几本所谓的名著经典,都会发现不同程度的错讹和质量问题,有的错误不仅让人扼腕叹息,更令人啼笑皆非。有的所谓经典乱标乱点、乱改乱注,甚至把原著中父子身份“互换”,把活人“点校”成死人,将唐宋人“点校”为秦汉人,使人无法卒读。
另外,一些用简体字新印的古籍,未做好特殊词汇的处理,将“仇雠”印成“仇仇”、“餘年”印成“余年”……这一方面,是对古籍缺少敬畏、对读者乃至后代不负责任;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古籍的经典性和整理工作的严肃性。
古籍整理与出版是一件任务艰巨、细节烦琐而难以快速制造良好经济效益的事情。大量的古籍,需要去努力发掘、认真校勘,斟字酌句、反复推敲,如无苦心经营、甘于清贫、能坐冷板凳的毅力和理想,是不能做好这份工作的。
《梁佩兰集校注》出现低级错误,不论是对出版界还是对社会,都是一次响亮的警钟。它告诉我们,百年积淀的中华书局尚且都会出错,遑论其他一般的、非专业古籍出版社的出版物,恐怕问题更多。
古籍整理不能光盯着
国家补贴、政府采购
对于专业的古籍出版社来说,在整理古籍的过程中,需多方考证,仔细遴选,既要选取精校精刻的善本,也要做好校勘和注释,避免错漏百出,而不能光盯着国家补贴、政府采购。
原中华书局总编辑顾青就曾指出,真正代表古籍整理水平的是经过深度整理的高质量的作品。整体而言,这十余年来,全国的古籍整理的整体质量水平并没有明显提升。有些出版物仓促上市,错误很多,有待修订。
中国是古籍大国与文明古国,典籍存卷,极其丰富。自古迄今,历代贤达忘食废寝,皓首穷经,努力把先辈存留下来的文献旧籍,保护下来、整理出来、传承下去。
这是一项保留国粹的伟大工程,也是一份绵延不断的基础工作,更是国家与民族文化繁荣、文明长远的一个显著标志。
因此,古籍整理和出版,是一个寻求品位、传承精粹的光荣而艰巨的事业。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更需要整理者、编校者、出版者以十二分的诚敬之心书之写之,如此方能为当世和子孙后代留下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特约撰稿人 | 赵清源(媒体人)
编辑 | 徐秋颖
实习生 | 韦英姿
【 新京报@古籍校注现低级错误,为出版界敲响警钟 | 新京报专栏】校对 |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