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历时近16年,对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千件藏品的整理( 二 )


博物馆|历时近16年,对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千件藏品的整理
本文图片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商周青铜器》内页
北京大学的田野考古 , 除了配合学术研究 , 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目的——培养专业人才 。
因此 , 实习地点的选择不仅要满足学术课题的需要 , 还需要考虑调查、发掘、整理各个相关环节都可以满足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学术训练的需要 。 我们在周原地区的田野考古实习到现在已经是第20年 , 在田野考古的理念、方法及实践等方面 , 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 学术成果亦可谓丰硕 。 同时通过这项持续不断的工作 , 还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10届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 , 共300多名) 。 这可能也是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有史以来 , 参加田野考古实习学生人数最多的一处遗址 。 实习的学生们除了完成田野考古的基本训练之外 , 还深度参与了相关问题的研究 , 产生了多篇以该区域为研究对象的硕士、博士论文 。 而青铜器的学习和研究是商周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 , 但限于现实的客观条件(该区域古代墓葬被盗情况十分严重 , 有“十墓九空”之说) , 我们发掘所获青铜器的数量十分有限 , 所以学生们能够亲自观摩青铜器的机会也并不多 , 这方面的学习一直比较薄弱 。 为了给学生们(尤其是商周考古的研究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 我们积极寻求博物馆的帮助 。 而采用合作研究的方式 , 对馆藏青铜器进行重新整理和研究 , 则不失为一条理想的途径 。 2001年 , 我们曾和周原博物馆合作 , 选取周原遗址出土的部分西周青铜器 , 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吉金铸国史——周原出土西周青铜器精粹展” , 并于次年出版了同名的图录 , 该书的编撰就是由部分研究生共同参与完成的 。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搜集 , 到对具体器物的观察记录 , 再到对每一件器物的综合研究 , 参与者不仅获得了许多关于青铜器的感性认识和经验 , 完成的著录也呈现出了不同于一般展览图录的面貌 , 该图录或可视为展览图录及青铜器著录的新样板 。 因其资料的完整性和学术性 , 该图录已成为研究周原青铜器乃至西周考古的必备参考数据 。 这次有益的尝试 , 是我们启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商周青铜器的整理与研究”课题的另一动因 。 近20名研究生先后不同程度参与了本书的编撰工作 , 因此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商周青铜器》既是馆校合作的成果 , 也可视为我们的一项教学成果 。
博物馆|历时近16年,对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千件藏品的整理
本文图片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商周青铜器》内页
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和学术研究的持续深入 , “旧材料”的价值和意义亦随之愈发突显 。 我们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 , 深切体会到对有些重要的“旧材料”给予重新整理和发表的必要性 。 因为以往的许多考古材料 , 囿于当时的经济条件、印刷技术及学术理念的局限 , 发表的质量不是很理想 。 在使用这些材料时 , 常会遇到诸如材料的完整性不够、测绘图的质量不高、图像少而且清晰度不好等等问题 , 而大部分使用者多半没有机会看到实物 , 如果作为学术研究最重要的基础材料不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有效利用 , 不仅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 而且也有碍于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 。 考古材料的刊布和学术研究往往是互为表里的两个方面 , 对材料的认识深度或研究水平会直接影响材料刊布的质量 , 反之 , 高质量的材料刊布也会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 在这方面 , 我们曾经选择不同主题的考古材料 , 配合在北京大学举办的展览 , 做过一些努力 , 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 而本书则是我们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的又一次新的尝试 , 即与展览无关 , 只是纯粹的资料整理 。 为了全面、系统、准确地为学界提供可资利用的基本材料 , 我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所著录的青铜器重新进行了详细的实物观察、测绘、拓片、拍摄等记录工作 , 并尽最大可能刊布这些记录 。 由衷希望 , 该书的出版除了可以给青铜器研究提供便利之外 , 还能够引起学界对重新整理“旧材料”之必要性、重要性的关注 。 更期待在不久的将来 , 能够建立一个开放性的、集合全部青铜器材料的数据库 , 以应对智能时代学科发展的新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