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孝经详注|《论语孝经详注》前言

论语孝经详注|《论语孝经详注》前言
本文图片

现代人为什么要读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化经典?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 。 只要不是为了娱乐消遣或者虚荣炫耀 , 那么下面这个故事就很值得思考一下了 。
改革开放之初 , 某地举办了一场国际贸易讲座 。 主讲人是一个不懂中文的外国专家 , 而听讲的都是不懂外语的中国人 , 于是主办方安排了翻译 。 在讲座过程中 , 主讲人讲了一件很滑稽的事情 , 用时两分多钟 , 而翻译只用了不到半分钟就翻译完了 。 听了“翻译”的众人哄堂大笑 。 主讲人很是不解 , 因为他无法想象汉语能如此简练 。 事后他私下向翻译请教 。 没想到翻译却满不在乎地回答说:“我只是讲了另一则笑话而已 。 ”
在这个故事中 , 如果主讲人讲的那件事只是为了博听众一笑 , 那么翻译的做法或许还不必太过苛责 , 因为毕竟主讲人的目的也达到了 。 但如果主讲人的目的不是为了活跃气氛 , 或者主要不是为了活跃气氛 , 而是要传达某些重要信息 , 那位翻译的做法显然就很不应该了 , 甚至可以说他不是一个称职的翻译 , 因为他没有忠于自己的工作 , 而是选择了自以为聪明的投机取巧的做法 。
如果我们能放下现代人的傲慢 , 或者我们还没有打破实事求是的底限 , 那么我们就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 。 孔子也好 , 老子也罢 , 能够成为公认的圣贤或哲人 , 他们留下的著作能够被奉为经典 , 传承两千多年 , 至今不朽 , 绝对不是因为他们的话语可以拿来做心灵鸡汤 , 不是因为他们的经历可供调侃 , 不是因为他们是追逐名利的成功者 , 不是因为他们的感悟和见解人人都有 。 承认了这些 , 我们就可以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读《论语》《周易》《道德经》这样的文化经典了 。 或者说我们应该反思一下 , 要如何读这些经典?如果只是从中找一些自己听着顺耳 , 能证明自己正确或高明的话来迎合自己 , 或为自己代言 , 除此之外的内容一概视而不见 , 置之不理 , 或者干脆扣过去一顶“不合时宜”的帽子模糊了事 , 或许经典也就不必读了 。 因为自己是否正确 , 是否高明 , 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见解或行为本身 , 而不取决于经典里是否有某句话可以拿出来作证明或代言;凡是自己不理解不同意的 , 都不假思索地予以抛弃或抵制 , 那么无论读多少经典 , 最终收获的也只是一个被加固了的原来的自己 , 不会有任何进步和提升 。 而且在现实中 , 很多抱有这种心态或动机的人 , 不论他是有意还是无意 , 都会尽自己所能将经典解释得与自己一致 。 这就是所谓的“经典注我”或“经典读我” 。 这非但对自己毫无帮助 , 而且还会把经典与圣贤歪曲得隐晦难明、面目全非 。
论语孝经详注|《论语孝经详注》前言
本文图片

如果这样的读者再进一步 , 或著书立说 , 或公开传道 , 那么被误导甚至欺骗的就不只是他自己了 。 别人从他那里接触到的 , 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披着圣贤和经典外衣的他和他的说辞 , 而不是圣贤和经典本身 。 和上面那个小故事中的听众相比 , 他的读者或受众的损失 , 不知要大出多少倍?因为被偷换的不是一个笑话 , 而是圣贤和经典 。
现在有些传统文化讲座或读物 , 热衷于打着“通俗”的幌子 , 大量使用热词、俗语、网络语 , 热衷于将古人的思想言行投射为时下普通人熟悉的语境、心态、场景 。 这同样是一种偷换 , 只不过用来偷换圣贤和经典的不再是主讲者或作者个人的东西 , 而是时下的市井趣味 。 要想真正学习经典和传统文化 , 并切实从中受益 , 显然不能依靠这样的课程和读本 。 因为我们学习经典和传统文化 , 就是要让自己从精神上暂时脱离浮躁和功利的包围 , 进入一个更高层次的 , 广大深远 , 充满道德、智慧和高雅的文化世界 , 从中吸收营养、汲取能量 , 涵养身心 , 以提高自身的语言和文化素养 , 延展自己的内心和生命体验 , 提升自己的精神和人生境界 。 如果在学习中 , 满耳听到的依然还是贫乏粗俗的口语 , 满眼看到的仍旧是拙劣浅陋的热词 , 满脑子浮现的还是每天都身处其中的物欲世俗的镜像 , 只是换了些人名地名而已 , 那么我们还能拿什么来丰富和提升自己呢?我们何必还要学习呢?不仅如此 , 如果任由此类“趣味”或“通俗”流行泛滥 , 势必还会造成世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种错误印象 , 如“传统文化不过如此”“圣贤英雄无须敬畏”“经典教育没有意义” , 等等 。 长此下去 , 最终他们甚至有可能在社会上以经典的名义消解经典 , 在文化上打着圣贤的旗号埋葬圣贤 。 这对早已作古的圣贤们或许丝毫无损 , 但对于生活于当下的我们和我们的子孙 , 乃至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 恐怕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