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明确反对将书法视为纯艺术 , 引起了书法创新一派的不满 , 他们对其进行含沙射影的批评 。 如果是有理有据、有的放矢的建设性批评 , 自然是无可厚非 , 但多数都是戴着西洋美术“有色眼镜”来看待 。 比如以吼书出名的曾翔 , 就批评新任主席孙晓云不懂笔法 。
本文图片
曾翔在最近一则视频中 , 含沙射影地批评孙晓云不懂笔法 , 他称:“新任书协主席 , 用手腕写字 , 手腕一挑一挑 。 而他们则是篆籀笔法 , 如荡桨 , 用的是整个胳膊的力量 。 ”
【曾翔|曾翔批评孙晓云不会用笔】而实际上 , 这恰恰是曾翔在笔法理论领域的短板 , 孙晓云是在运腕 , 写小字就需要运腕 , 不需要动整个胳膊 。 运腕还是运臂完全看写字的实际需要 , 并不是运臂就是所谓的篆籀笔法 , 运腕就要低一级 。 而且从实际的书写效果来看 , 曾翔即使是用上了他自认为的篆籀笔法 , 也并没有写出传统书法应有的韵致来 , 与古代经典技法、流脉尤其是审美理论 , 相去甚远 。
本文图片
曾翔作品
本文图片
曾翔作品
说到笔法 , 创新派书法家对于坚持传统并饶有建树的书法家的批评 , 对于书坛发展并不具有建设性 , 比如曾翔更是完全颠覆了传统笔法 , 宣称“写字要从笔尖用到笔根 , 这样线条才丰富 。 ”创新派的书法家普遍以小笔写大字为荣 , 这样的颠覆性的创新角度 , 对于传统运笔运腕合理与否是没有理论依据的 。
本文图片
孙晓云
笔法是传统书法的核心 , 在传统书法角度看来 , 书法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对笔法的掌握 , 而且笔法具有一贯的稳定性 , 并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 书法不断变化的是点划和结体 。 传统书法变和不变的因素古人早有论述 , 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在他的《兰亭十三跋》里就写道:“书法以用笔为上 , 而结字亦需用功 , 盖结字因时相传 , 用笔千古不易” 。
如果把不变的变了 , 那就会动摇书法的根基 。 实际上 , 创新书法就将不该变的笔法给变了 , 从沈鹏提倡书法创新以来 , 体制内的创新书家为了让书法与西洋美术接轨 , 美其名曰拓展毛笔的表现力 , 将古人谨守的三分笔理论完全抛弃 , 代之以画画式的涂、抹、擦 , 从笔尖一直用到笔根 , 这种蛮力涂抹写出来的字充其量叫美术字 , 他们自己称书法艺术或者艺术书法 , 实际是在画字 。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孙晓云作品
擅长乒乓球的朋友都知道 , 乒乓球不能用蛮力打的 , 一定是球拍与球的精准、巧妙的摩擦发力打出旋转与弧度才能制敌 。 有时很轻的力量也能令对手难以琢磨 。 如果只是用蛮力 , 很容易被对手扳回 , 自然打不好乒乓球 。
同样 , 蛮力在书法技法中也没有太大意义 。
传统书法严格遵循“用笔三分”原则 , 所谓的三分笔 , 指的是将毛笔的笔毫分为笔根、笔肚、笔尖三个部分 , 从笔尖到笔肚又分为三个部分 , 依次叫一分笔、二分笔、三分笔 。 一支笔在写书法的时候 , 顶多用到三分笔 。 越往上用尽只剩下蛮力 , 体现的不是笔力 , 没有笔力的点划漂浮在纸面 , 点划根本就没有厚度 。 创新书家的字普遍点划单薄 , 缺乏厚度就是最好的证明 。
- 研究员#看看曾翔写的春联,真的能辟邪
- 天哲$曾翔等人“丑书”系照妖镜,照完中书协原主席张海新作,便知缺啥
- 癞蛤蟆!余秀华不顾批评继续写“黄诗”,可敬还是可耻背后隐情令人唏嘘
- 春联@一幅对联之争!孙晓云虎年春联红遍网络,是无知无畏还是真有错字
- 书协主席!第一个女书协主席孙晓云,书法造诣极高,隶书为何被网友质疑?
- 烂摊子&沈鹏纵容丑书,留下烂摊子让孙晓云主席相当为难!
- 格子&弄懂书协主席孙晓云的这个疑惑,就破解了章法的秘密
- 笔法!书法用笔到底是用滑翔还是推送之法?孙晓云是这么说的
- 学习书法@书协主席批评田英章:书法误人子弟,毫无章法和笔法,没有创新性
- 女人!画了51年人体,敢冒险画胖女人,不顾批评靠三招反丑为美扭转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