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古代宰相告老还乡,与地方官相处一地时,县令会对他进行治理吗( 二 )

县令&古代宰相告老还乡,与地方官相处一地时,县令会对他进行治理吗
文章插图
告老还乡也会得到皇帝慰问这些告老还乡的宰相们,他们完全有资本留在京城居住,为什么却一定要还乡呢?在我国古代,告老还乡分好多种,其中主要有三种情况居多。第一、回避权力斗争;第二、对于身处官场失望;第三、身体染病,无法继续为官。我们仔细去品读就会发现,无论属于哪一种情况,告老还乡似乎都成为一种“必然”。第一种情况,自然不能再留在京城,有危险;第二种情况,他对官场已经厌倦,自然不会留在京城每日远远望着官场;第三种情况,身体染病,已经做不了官,恐怕自己时日无多,落叶归根的心思,让他对于“返乡”的急切,恐怕比任何都迫切。其实也有第四种情况,因为他们不做官以后,失去了很多收入来源,在京城很难供养一个偌大的府邸与佣人,而自己在家乡多年来积累的产业,则足够他们返乡养老,颐养天年了。所以,告老还乡的宰相是一种“功成身退”,并非是落魄归乡,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手中其实还具备一定的权力,至少是财力,这种情况在宋朝体现的最为明显。县令&古代宰相告老还乡,与地方官相处一地时,县令会对他进行治理吗
文章插图
因为宋朝时期,宰相级别的官员致仕,可是拥有带职致仕待遇,这样的待遇直接导致,县令在名义上的权力也没人家大,更无法管理了。汉唐时期的时候,地方官员不仅不能管理致仕的高官,而且还要按照规定定期去拜见,比如徐阶致仕后家族犯了那么多错,却依然得到皇帝的礼遇,在徐阶八十岁大寿时不仅赐了金币,还赏赐了玺书,表达对他的恩宠。当然了,这种“慰问”其实也有另一层含义在其中,无论是地方官的慰问,还是皇帝的慰问,其实都有监视的成分在里面,毕竟到了宰相这种官职的人,他的影响力已经可以影响朝局,如果不密切注意,又怎么安心放他们返乡呢。县令&古代宰相告老还乡,与地方官相处一地时,县令会对他进行治理吗
文章插图
刘伯温出京又返京,他的告老还乡就远没有别人过的那么幸福了;还有吕不韦也是面临如此窘境,似乎一举一动都牵扯着帝王的神经,如是这二位的告老还乡,虽然地位超然,不是县令可以相提并论,事实上却过的并不如县令一般舒心。古代的宰相和将军告老还乡,影响力、地位其实都还存在,虽然没有巅峰时期的高度,却依然不是县令可以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