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斯特林堡的迷惘

长篇小说《红房间》让约翰·奥古斯特·斯特林堡(1849—1912)扬名于世 , 但真正能代表其创作成就的 , 却是他日后创作的诸多剧本 。 作为比易卜生年轻却身处同一时代的、在北欧影响广泛的剧作家 , 人们习惯将斯特林堡与易卜生相提并论 , 但显而易见的是 , 与易卜生作品的“生活机理性”迥然有异 , 斯特林堡的戏剧释放出强烈的主观臆想色彩 。
【母亲|斯特林堡的迷惘】斯特林堡说:“最美好的也是最痛苦的就是爱情!最伟大高贵的也是最低贱卑劣的就是婚姻和家庭 。 ”像哲学家尼采一样 , 生活和理想的崩塌 , 让斯特林堡走向了偏执和迷惘 。
对女性 , 斯特林堡似乎存在着一种固执的偏见 。 在其作品(如《父亲》《伴侣》等)中 , 妇女往往被塑造成依靠男人的寄生者 , 抑或心思恶毒、专门算计男人的刁妇 。 这种认知可能与他的切身经历有关 。 斯特林堡的父亲是个破落的船运代理商 , 母亲以前是个女仆 , 他们家有兄弟姊妹七个 , 他排行第四 。 由于收入低、子女多 , 他母亲脾气暴躁 , 经常打骂孩子 , 拿他们撒气 。 斯特林堡13岁时 , 母亲去世 , 继母对他们更是不好 。
斯特林堡一生经历了三段失败的婚姻 。 他的第一任妻子是离异的男爵夫人西里·冯·埃森 , 在共同生活了13年后 , 因为夫妻间常常吵架而分手 。 1893年 , 斯特林堡与奥地利摄影采访人员弗丽达·乌尔结婚 , 又由于乌尔的“阴险” , 一起生活仅一年便分道扬镳 。 1901年 , 52岁的斯特林堡再次结婚 , 对方是年轻漂亮的女演员哈丽叶特·鲍塞 。 然而 , 这第三次的婚姻却因为他自己的乖张 , 也只维持了四年便宣告失败 。 这三段婚姻没有给斯特林堡以“安宁和幸福” , 反倒给他带来五花八门的烦恼和痛苦 , 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他对妇女的偏见 。
偏执 , 常常使斯特林堡将自己的现实生活与创作混为一团 , 分辨不清 。 一次 , 他给一位朋友写信说 , 有人敲他住处的墙壁 , 有人想用煤气谋杀他 , 有人想电死他 , 他遇到了一个艺术诈骗集团……那位朋友因此惶恐不安 , 十分担心 。 而实际上 , 这封信是斯特林堡小说《地狱》中的一段草稿 。 这类怪诞的信在斯特林堡患上偏执狂症的后期经常出现 , 给他周围的人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
1895年之后的几年间 , 陷入“精神危机”的斯特林堡曾一度中止过创作 , 沉迷于“把硫黄变成煤 , 把铁变成黄金” , 并多次试图自杀 。 毫无疑问 , 一位作家思维和心理的改变 , 必然导致其创作风格的变化 , 于是 , 斯特林堡由先前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 , 逐渐转向象征主义、神秘主义;一个偏执而迷惘的人也注定会与孤独相伴 , 所以 , 斯特林堡在1903年写的自传《孤独》中 , 将自己与人群的疏离描写得淋漓尽致 。
1888年底 , 斯特林堡曾通过丹麦文学评论家勃兰兑斯的介绍 , 与尼采通信并惺惺相惜 , 互赠作品 。 偏执、迷惘、困顿……在许多人眼里 , 其实 , 斯特林堡也是个与尼采类似的不可理喻的疯子 。 尽管如此 , 作为杰出的现代戏剧大师 , 他在瑞典人的思想深处依然不可或缺 。 因而 , 时至今日 , 斯德哥尔摩仍然为他留下了鲜明的印记:他曾居住过的卡拉路四十号被命名为“斯特林堡公馆” , 而皇后路八十五号则早已被辟为“斯特林堡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