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开年见山:三座大山到底哪里好?( 二 )


“三座大山”的影响
我们知道日本的美术对于西方绘画 , 尤其是印象派绘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这种影响是实实在在的 , 完全可以说是飓风一般的影响 , 并且让西方人对日本美术的印象定格在东亚艺术的代表 , 即最高水平 。 当然我们知道尽管日本美术水平不低 , 但是浮世绘艺术其实更接近“工艺美术” , 它是“无心插柳” , 伴随着日本向西方开放 , 作为产品包装纸或观光旅游的明信片被西方发现的 。 而当时中国的工艺美术 , 比如出口的瓷器美术等都较为程式化 , 高水平的文人画并未纳入西方的视野 。
1961年 , 台北故宫随当局赴美进行了一次交流 , 领衔的就是这“三座大山” 。 交流目的不论 , 产生的成果就是让西方人第一次真正见到了中国画的高度 , 并且意识到中国画才是东亚艺术的“正朔” , 而他们膜拜的日本美术是中国的学生 。 可以说 , 令他们目瞪口呆吧 。 这些画作都是巨幅 , 画高在两米左右 , 只有近距离、现场观察 , 才能一下子被艺术“俘获”“征服” 。 真正对艺术有感悟的人 , 在这样的杰作面前无论如何都无法不被感动 。 这是普通印刷品无论如何无法达到的效果 。
也正是通过这次交流 , 美国常春藤高校学艺术的学生精英真正知道了中国美术的伟大 , 知道了他们所崇拜的道家理想诉诸笔墨后对人的心灵产生的艺术感染力完全可以和西方大师媲美 。 简言之 , 这次亮相带来的是西方精英阶层对中国艺术的彻底改观 , 并且有一批美国精英学子为此改变了志向 , 将研究中国艺术视为毕生理想 。 其中出了不少日后中国画研究的西方大家 , 比如高居翰、苏立文、柯律格等人 。 他们的著述、观点就好比史景迁的历史著作 , 对于世界认识中国文明 , 破除刻板印象功不可没 。
那么 , “三座大山”究竟好在哪里呢?
雄健浑厚的“行旅山水”
这三幅画都属于“纪念碑”式的构图 。 如此巨幅下 , 主山体迎面而来 , 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 也由于其沉着的设色 , 增添了雄浑和庄重感 , 是非常“男性化”的 。 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是由于女性视角的缺失之故 。 但“三座大山”都是华北的山系(范宽本人就长期住在终南山) , 从开封士大夫圈子的构成来看 , 男性的作者和观众 , 以及北方的山体景观是一个完整的闭环 。
从抒发的情怀看 , 它们属于不同的类别 。 宋代文人山水画可分为“行旅山水”和“林泉之志”两种 。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属于前者 。 “溪山”与“行旅”同样重要 , 前者是自然 , 后者是人 , 这就是人与自然的相遇 。 不同于后来的 , 尤其是元明清山水画的用笔精巧 , 《溪山行旅图》显得“拙” , 这仿佛是有意而为之 , 好比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苏里科夫 , 宁拙毋巧 。 过于巧 , 就缺少了天然的雄健与浑厚 。 范宽据说为人非常宽厚 , 豁达大度 , 故而我们也可以将这幅画看做他内心精神世界的投射 。 行旅 , 来自于人的行为 , 他们仿佛导游一般将观众带入这个大自然 。
在旅游业很不发达的古代 , 很少有人有机会游历名山大川 。 除了商贾之外 , 文人士大夫是重要的山水见证者 。 他们的科举、上任、同门交游以及各种“圈子” , 在一个没有汽车、火车的情况下恰好方便了与自然的亲近 。 读万卷书 , 行万里路 , 这并非一句口头上的话 。 据石守谦先生的考证 , 宋代的仕宦活动就是以开封为中心的反复出入 , 如果我们考察“诗与画”这个老话题的时候 , 就会发现宋诗中的山水和宋画完全匹配 。 因此文人官员可算是最富经验的“行旅”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