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跷功虽然很打眼 但最抓人的是“小”

小姐|跷功虽然很打眼 但最抓人的是“小”
文章图片

牟元笛演出的《遗翠花》图片来源/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
小姐|跷功虽然很打眼 但最抓人的是“小”
文章图片

《五花洞》 于连泉饰潘金莲供图/张景山
小姐|跷功虽然很打眼 但最抓人的是“小”
文章图片

《小放牛》 于连泉饰村姑 供图/张景山
◎水满则溢
京剧的演戏规模有“大戏”“小戏”之分 , “小戏”往往指的是单折戏或者折子比较少的整戏 , 演出时间短 , 通常半小时到一个小时 , 剧情简单 , 角色和行当不多 。
“小戏”后面加个“儿”字 , 意思似乎又变得不同 。 “小戏儿”是口语 , 过去会指童伶演的戏 , 但随着时间的推进 , “小戏儿”便有了审美层面的认识 。 “小戏儿”除了有“小戏”的含义外 , 还往往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好玩有趣欢闹喜乐——总之 , “小戏”可以有“爹味儿” , 但“小戏儿”必然不能有 。
最近 , 青年演员、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教师牟元笛在梅兰芳大剧院演出的《遗翠花》 , 便是典型的一出“小戏儿” 。
这出戏“小”到什么程度呢?在陶君起的《京剧剧目初探》里写 , 剧中四个人 , 除了丫鬟翠香有名字 , 书生和小姐的名字只用“某”来代替 , 而小姐的母亲连个名字都没有 。 由此也可见故事的简单:小姐与书生偶遇并一见钟情 , 小姐故意给书生遗留了一支翠花 。 书生相思成疾 , 小姐的丫鬟翠香便在小姐与书生之间传书递柬 , 勾搭着书生偷偷跑到闺房与小姐相见 。 不想被小姐的妈发现 , 怒责之后老夫人让书生考取功名以后再迎娶小姐 , 并通过翠香赠送书生银两 。
作为一出传统老戏 , 虽然久不上演 , 但它的叙事模式并不冷门 , 无论是《花田错》还是《红娘》 , 都有丫鬟给小姐和书生暗通消息 , 成全“正人君子”好事成双的情节 。 如果就是看故事 , 显然《花田错》和《红娘》更为曲折复杂 , 远比《遗翠花》好看 。
但此时 , 就显出“小戏儿”的特点也是难点了 。 看这类戏 ,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演员的表演 。
花旦的念白与做表功夫是这出戏的卖点 。 根据《中国京剧史(中卷)》 , 年少的于连泉正是临时“钻锅”演了《遗翠花》里的翠香 , 才被富连成科班录取 , 萧长华还为他取了一个有纪念性的艺名——筱翠花(《于连泉花旦表演艺术》一书中记于连泉入富连成坐科的时间为民国二年 , 即1913年) 。
十几岁的于连泉演这出戏会是什么样子呢?恐怕在世的人谁也没见过 。 但不妨想象一下 , 一个涉世未深的青春期小孩 , 艺术经验也不足 , 但天赋异禀又刻苦练习 , 严格遵循花旦行当的基本功 , 以小孩演小孩的方式去呈现 。 那个时候恐怕谈不上太多对人物的理解 。
但是2021年的牟元笛已经不是涉世未深的孩子了 , 他需要在简单的故事里分析翠香这个丫鬟 , 与红娘和《花田错》里的春兰有什么异同 。 如果仅依据《遗翠花》这个故事 , 其实很难确定翠香的性格特点 , 还需把她放在传统社会里 , 并与其他剧目里的丫鬟形象进行对比分析 。 能够主动给小姐介绍对象、说媒拉纤的丫鬟 , 不会是不懂“人事”的小女孩 , 而且有社会经验 , 懂得人情世故 。 另外 , 旧时社会里有钱人家的丫鬟又有几个有文化呢?恐怕像《牡丹亭》里春香那样能陪小姐读书还闹学的丫鬟并不多 。 因此如果把这样的丫鬟演成一个嘟着小嘴 , 胸无城府的小可爱 , 就有些流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