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正欲清言闻客至


正欲清言闻客至 , 偶思小饮报花开 。 这是陆放翁的一联诗 。 很多年前 , 读到它 , 很喜欢 , 一下子记住 , 至今未忘 。
偶思小饮报花开 , 是想象中的境界 , 正要举杯小酌 , 花就开了 , 哪有这么巧?这不过是文学笔法 , 诗意渲染而已 。 但正要想能有个人一起聊聊天的时候 , 这个人如期而至了 , 尽管不常有 , 总还是会出现 。 有句老话 , 叫做“说曹操 , 曹操到” , 也有这层的意思 , 只是没有这句诗说得雅致;而且 , 说曹操 , 可能只是一时说起 , 并没有想和曹操有交谈的意思在 。
正欲清言闻客至 , 这样的情景 , 是生活温馨的时刻 , 是人生难得的际遇 。

读高一那年 , 学校图书馆的高挥老师 , 突然来到我家 。 我上小学以来 , 读书九年 , 没有一位老师家访 。 高老师是第一位 。
图书馆学生借书 , 填写书单 , 由高老师找好 , 从窗口借给你 。 高老师允许我进图书馆挑书 , 在全校是破天荒的事情 。 为此 , 有同学和高老师大吵 , 说她是培养“修正主义苗子” 。 我对高老师感到亲切 , 她比我姐姐大一岁 , 心里很想和她说说心里话 , 没想到她突然出现在我家的时候 , 我竟然说不出什么话来了 。
高老师知道我爱看书 , 特意到家来看我 。 她不是我的班主任 , 没有家访的任务——当然 , 也不是家访 , 家访不会让我感到那样亲切 。 她看到我仅有的几本书 , 塞在一个只有二层的小破鞋箱上 , 挤在墙角 , 当时并没说什么 。 五十多年过后 , 前几年 , 我见到她 , 她才对我说起;我才知道:日后她破例打开图书馆有百年历史藏书的仓库 , 让我进里面挑书;我去北大荒前 , 从她手里借的好几本书再未归还——都和这个小破鞋箱有关 。

父亲去世后 , 我从北大荒回到北京 , 最初的日子 , 待业在家 。 无聊之极 , 整天憋在小屋里 , 我妈说我跟囚大酱一样 , 都快囚出蛆了 , 劝我出去走走 , 找人聊聊天 。 找谁呢?我是回来很早的知青 , 大多数同学还都在全国各地插队呢 。 白天 , 大人上班 , 小孩上学 , 我家门前更是门可罗雀 。
一天 , 有一个小姑娘来我家 , 她是邻居家的小孩 , 叫小洁 , 六岁 , 还没上学 。 她手里拿着一本硬皮精装的书 , 她把书递给我 , 我打开一看 , 里面夹着的都是花花绿绿的玻璃糖纸 。 她从书里拿出几张不同颜色的玻璃糖纸 , 对我说:“你把糖纸放在你的眼睛上看太阳 , 能看到不同颜色的太阳!好玩吧?”我知道 , 她是想和我一起玩 , 一起说说话 。
我问她:“你怎么有这么多的糖纸呀?”她一仰头说:“攒的呀!爸爸妈妈过年给我买好多糖 。 我把糖纸都夹在这本书里了 。 ”说着 , 她让我看她的这些宝贝糖纸 , 书里面好多页之间夹着一张或两张玻璃糖纸 , 都快把整本书夹满了 。 每张糖纸的颜色和图案都不一样 , 花团锦簇 , 非常好看 。 我认真地一页一页地翻 , 一页一页地看 , 从头看到尾 。
好多天 , 她都跑到我家 , 和我一起翻这本书 , 看糖纸 , 还不住地指着糖纸问我:“这种糖 , 你吃过吗?”我逗她 , 摇头说:“没吃过 。 ”她就说;“等下次我妈再给我买 , 我拿一块给你尝尝 。 ”
几年以后 , 我搬家离开大院前 , 小洁跑到我家 , 要把这本夹满糖纸的书送给我 。 我连忙推辞 。 她却很坚决:“我爸我妈总给我买糖 , 我的玻璃糖纸多得是!再说 , 我看出来了 , 你喜欢这本书里的诗 。 ”
这是一本诗集 , 书名叫《祖国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