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草|有一种独特的汉字之美,叫章草

章草 , 是书法的传统书体之一 , 是隶书演进到草书阶段相应派生出来的一种书体 。章草的概念最早出现于东晋卫铄《笔阵图》一文 , 所谓“飘扬洒落如章草” 。
章草|有一种独特的汉字之美,叫章草
文章图片
陆机 平复帖
从草书发展史讲 , 章草大体上形成于西汉宣、元之间 , 兴盛于东汉、三国及西晋 。当时 , 它既是一种小学“识字” , 也是一种章草标准字体 。到了东晋以后 , 作为今文字的新体草书 , 以及行书、楷书走向全面成熟 , 隶书及章草也随之而被取代了 。当时为区分新旧草书 , 人们将新体称为“今草” , 鉴于旧体草书法度严谨 , 有章可循 , 就称之为“章草” 。
章草|有一种独特的汉字之美,叫章草
文章图片
张芝《秋凉平善帖》
章草之美
形扁字独 , 波磔突出的隶之美
隶书是由篆书脱变而来 , 而章草则是由隶书脱变而来 , 章草即隶书的草写 。隶变是以“简省笔划、划圆为方、划转为折”为其特征的 。在隶变过程中 , 形体由长而方 , 又由方而略扁 。章草继承了隶书的形体扁平、字字独立的特点 。同时 , 在笔画上章草又强化了波磔 , 突出了隶书最显着的特点“蚕头雁尾” 。
【章草|有一种独特的汉字之美,叫章草】所谓波磔 , 实际上就是指后来楷书中的撇和捺 。在永字八法中 , “捺”也称作“磔” 。之所以称为磔 , 是说其书写要有“一波三折”之势 , 运笔要铺毫缓进 , 出锋处收紧且要沉着含蓄 。“波” , 是指其左行笔画 , 要势如曲波 , 八法中称“撇” 。波磔美 , 体现在其左右开张 , 笔势飞动 , 犹如鸟之双翼 , 姿态优美 , 是隶书美重要的表现形式 。
所谓蚕头雁尾 , 是对隶书主笔(带捺脚的横画)最形象化的比喻 。起笔时 , 入笔藏锋逆转 , 造成一种蚕头之形 , 腰部稍细;收笔时 , 顿笔下按 , 向右上方翘起 , 形如雁尾 。其笔画上平下曲 , 最具有隶书的特征 , 也是写好隶书的关键一笔 。
章草|有一种独特的汉字之美,叫章草
文章图片
王羲之《豹奴帖》
旁融博采 , 形端体俊的楷之美
汉隶在“草化”过程中 , 也渐启“楷化”之路 。前者扬弃汉隶之规矩 , 志在追求书写速度;后者则紧挽汉隶之特点 , 进一步追求形体端庄的严整之美 。其间在”双化”过程中 , 草楷相交相融 , 又产生了行书 。
楷化也就是将张扬的隶之波磔削减逐步变为楷之撇捺 , 并有了侧(点)、啄(短撇)、趯(直钩)等楷书笔画 , 同时隶书“似八字势”(汉隶“八分”之称缘于此)的字型得以改观 , 结体上也更趋端严方整俊美 。到了汉末、三国时期 , 楷书已开始定型 , 钟繇即为其奠基者 。后王羲之进一步发展 , 日趋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