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新传&品读|申红梅:理解人生的入口——读刘川眉著《苏洵新传》

【 苏洵新传&品读|申红梅:理解人生的入口——读刘川眉著《苏洵新传》】苏洵新传&品读|申红梅:理解人生的入口——读刘川眉著《苏洵新传》
文章插图

文/申红梅
在眉山苏洵公园,人们为他立了一座雕像。孩子问妈妈,这个老爷爷是谁?妈妈说,这是苏洵。
“谁是苏洵?他为什么在这里?”
“苏洵和我们一样,曾经也在这个世界上呼吸过我们周围的空气,然后离开了。人们舍不得他离开,所以把他从石头或者钢铁里请出来。你看,老爷爷身边有书桌、书、毛笔和砚台,这些都是他以前最爱的东西。在另外一些公园,他身边还有他最爱的孩子们。”
“妈妈,老爷爷为什么不动?”
“因为老爷爷喜欢思考。也许晚上有月亮的时候,他会站起来松一松身上的筋骨,所以你不要扯痛他的胡子。”
眉山的不少角落,都可以看到这样的雕像。每天人们从他面前走过,静默的雕像都会悄无声息地在空气里播撒一千年以前的目光。刘川眉是少数几个能够通过和他们对视,就把两双眼睛在虚空里看到的一切人生奥秘具象为《苏洵新传》的几个人之一。这时,重新活过来的古人把一生的经历和精神,都投放在他们眼神距离的空白之处,丰富成一本《苏洵新传》。
《苏洵新传》这个书名,自然引起人们联想,它为何称“新”?新在哪里?一是书中苏洵并未落窠臼的浓墨重彩地限于父亲身份;二是书中重视人的成长,特别是成长中的反思;三是素材和想象的角逐与平衡。要达到这三点,不仅要在史实素材的抉择上下工夫,还要在不捏造人物私生活的前提下进行富有想象的飞升。在《苏洵新传》中,刘川眉表现出的整体与发展的哲学观念,让我们重新审视苏洵这样的历史人物和我们自身。
刘川眉把苏洵作为群体中独一无二的个体样本,综合全面地考察。这个苏洵,出场时不是“二十七,始发愤”的浪子回头,而是一个对自然、对教育有自己思考,并具有反叛精神的少年郎。和所有少年一样,自然万物、广阔天地、新奇刺激与游戏玩耍都对他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少年的天性是游戏,他的热爱和讨厌都能够很快找到恰当的对应物,又能很快得到释放。实践和感受事物形态的千变万化,是他们智慧的最早动力,也是苏洵着迷之处。正因为少年时期对这些直观感觉的积累,才能够让苏洵的文章气韵充足。而这一点,历来被许多学者忽略,以至于很多研究都直接跳到苏洵壮年时期,来观看他逐渐被世人接受的人生阶段。
刘川眉重视苏洵的微末阶段,并从中看到了一个人成才的必然与偶然。他认为,少年的壮游、落第的潜隐十年、官位的低微,这些都是苏洵能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养分,而并非因为世人都爱苏轼而尊其父。这是刘川眉为扭转世人偏见所做的努力,也是他借苏洵特殊的人生阶段,慰藉少年心性、张扬人生不同阶段的特殊意义的善意。
当然,只靠善意和天赋,苏洵不可能成为独一无二的苏洵。刻苦努力,很多学者在文章中都着力称颂这个精神品质,这确实是成才的必要条件。而刘川眉在《苏洵新传》中,除更加刻意释放苏洵的刻苦努力之外,更注重表现他深层次的自尊反省精神。
他写道:“苏洵突然觉得自己变得非常猥琐矮小,成天生活在进士哥哥的巨大阴影下。”写出了少年第一次发现人情世故的规则时的震惊,写出了苏洵第一次反省思考自身处境的细节。人们的鄙夷、玩伴的失去、父母的荣耀,都在少年的心里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所以他才下了那么大的决心,重新更换生活的方式。
他写道:“苏洵的这两次失败,本也难怪。他原本就不喜欢‘句读、属对、声律’之学,而考试偏偏要考诗赋,这恰恰是他的弱项。他虽然在这方面恶补了几年,但因先天不足,缺乏扎实的童子功,因此不可能有跨越式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