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过&刘过故地重游写下一首词,年少不知词中意,再读已是词中人( 三 )


文章插图

而接下来的“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三句,词人连用“犹”、“能”、“又”三个虚字领衔三个句子,在虚实结合中,在腾挪转移间,词意再起波澜。
“柳”与“留”谐音,柳下泊船本是美好的愿望,寓意词人舍舟上岸,结束飘零的生活,在这里安放困顿的身心,静享安稳的时日。
可是昔日的繁华早已成为过眼云烟,词人在美好的愿望与现实之间找不到平衡的立足点,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尽早结束与故友的重逢,解缆起航,继续踏上他漂泊的旅程。

刘过&刘过故地重游写下一首词,年少不知词中意,再读已是词中人
文章插图

刘过此次登临安远楼,离中秋节还有十天,武昌城的秋色也不是很浓郁,但词人心里、眼里都是十足的秋意,往昔的清秋胜景在他眼前消失了。他只见寒汀瘦水,汀洲上随风摇荡的芦苇呈现苍幽深暗之色,远远望去,一派苍茫;江水依旧东流,但似乎比二十年前细弱了很多,水流经过浅滩处,寒沙漠漠,一派凄凉。
二十年来,词人渐老的年龄将岁月的滤镜一次又一次打磨,鲜明的色彩与鲜活的姿态在打磨中消失殆尽,只留下清寒与荒冷,眼前的情景与词人此时此刻的心境在不经意间重合在一起。

刘过&刘过故地重游写下一首词,年少不知词中意,再读已是词中人
文章插图

如今故地重游,往事浮上心头,怎能不让词人凄然以悲呢?然而,更可悲可叹的是,停驻于武昌也只是暂时的,登楼远眺是他飘零寓居的生活里难得的片刻安静。他依旧是匆匆过客,系舟柳下,小船还在波浪里摇晃,这摇荡的小船是否也如同词人漂泊不定的人生呢?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故人为谁?是痛饮狂歌的仁人志士?还是红巾翠袖的红粉佳丽?词人没有点出,词人虚写一笔,就把往事成空、人去楼空的惆怅情绪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虽然这次刘过是与朋友一同来到安远楼的,但透过画面,我们似乎只能看到词人独倚危楼、极目远眺的孤独身影。他孤独地站立在苍茫之中,满怀心绪,满目愁色。面对眼前的情景,词人的思绪一时恍惚起来,也像沙洲中的芦苇和波浪中的小船一样,开始摇曳起来。

刘过&刘过故地重游写下一首词,年少不知词中意,再读已是词中人
文章插图

【 刘过&刘过故地重游写下一首词,年少不知词中意,再读已是词中人】当刘过从恍惚中醒过神来,越发意识到,二十年后故人尚在、曾经的友情是多么的珍贵。曾几何时,词人豪放的生活里有这些故友相伴,词人点点滴滴生活剪影都是可以与故友分享的美好记忆,是可以在若干年后、酒醉微醺之际与好友畅聊的话题。
而今,故人也都和自己一样年岁渐长,为了生活各自奔波,相逢又成为一件很奢侈的事情,词人都不敢轻易去想相逢的事情。
萦绕于词人心间的物是人非的感觉有了如此清晰的现实映像。面对眼前情景,词人不禁问道 :这黄鹤矶头,我们曾携手同游的安远楼上,这二十年来,当时同行者是否屡屡登临,见证繁华褪尽的过程呢? 是否会一次次地去怀想往昔的流金岁月呢?

刘过&刘过故地重游写下一首词,年少不知词中意,再读已是词中人
文章插图

“旧江山浑是新愁”,是深化了全词的主旨,词人如此黯淡的种种心绪,难道仅仅是怀人、病酒、叹老悲秋么?往昔的美好回忆与眼前的黯淡秋景。词意在一旧一新间行成鲜明的对比,读来令人回味无穷。对词人来说,时隔二十年再次登临安远楼,旧愁新恨,纷至沓来,词人最深切的感怀却是无边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