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韩非子》:不要对邪恶抱有侥幸心理,及时止损才是智者


吴王&《韩非子》:不要对邪恶抱有侥幸心理,及时止损才是智者
文章插图
一、不要对即将出现的祸患抱着侥幸心理,当问题的苗头出现时,就需要及时转变;也不要对人生邪恶的事情心怀善念,毕竟这个世间浪子回头的事情并不多,大多数邪恶的人终究会一直邪恶下去,他们需要面对的是有效的惩罚,而不是你自认为宽怀的感动。
当你拿着自己的善良企图去感化一个邪恶的人时,最后反而会被邪恶伤害,这个世界虽然存在用善良化解邪恶的例子,但是善良化解的只是一时冲动的错误,绝对不是骨子里的邪恶。
从前有一个人,他和凶暴的人成了邻居,他就想把自己的住房卖掉来躲避这个恶人。
有人就对他说:“这个凶暴的人将要恶贯满盈了,他快要受到恶报的惩罚了,你姑且等待一下。”
这个想卖房子的人就回答说:“我害怕他拿我铸成他的满贯啊”,于是就毫不犹豫的搬走了。
这是《韩非子》之中的故事,其中还有这样一句话,叫做:物之几者,非所靡也。
意思就是:事物出现危险的苗头时,是不可以拖延的。
吴王&《韩非子》:不要对邪恶抱有侥幸心理,及时止损才是智者
文章插图

当你发现人生出现坏了苗头时,就要尽可能的去除,当你发现身边存在邪恶的小人时,要么及时制止,要么能够及时远离,否则自己就要承担小人带来的灾祸。
【 吴王&《韩非子》:不要对邪恶抱有侥幸心理,及时止损才是智者】就像吴王夫差,文种用美女财宝贿赂吴王手下的伯嚭,让伯嚭在吴王面前妖言惑众,而吴王也被西施等人迷惑,不分青红皂白,最后放走了越王勾践。
当伍子胥去面见吴王时极力劝谏,但是吴王不但不听,还在一怒之下赐给伍子胥一把剑让他自刎。
伍子胥在悲痛之下说到:“我死后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姑苏城外,我要亲眼看着越王勾践杀进吴国。”
最后这句话果然灵验,越王勾践在蛰伏数年之后,率领三千越军攻陷吴国,所以才有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句话。
伍子胥作为吴国大夫,协助吴王阖闾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
这样一个开国重臣本应是吴国的重要财富,但是吴王夫差却不将他放在眼里,偏偏听信了奸邪小人伯嚭的谗言,最后导致身败亡国。
吴王&《韩非子》:不要对邪恶抱有侥幸心理,及时止损才是智者
文章插图


二、刘禅继位五年之后,诸葛亮率军北上,临行之前写了一份《出师表》,其中有这样一句话: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亲近奸邪小人,远离忠臣良将,国家早晚会有一天灭亡。
就好像自己的人生一样,如果分不清忠直奸谗,一旦远离了那些正直之人,身边那些奸邪小人的甜言蜜语就是你覆灭的根源。
因为有的时候,恶人并不一定完全是以张狂邪恶的方式出现在你身边,反而是用谗言密语的方式蛊惑你,而那些对你有益的正直之人,未必是一味顺从你,反而是经常给你提出各种意见的人。
如果不能察觉这种现象,一味去相信那些顺从你的而讨厌给你提出建议的,也就陷入了“亲贤臣,远小人”的境地之中,当身边存在着邪恶小人的时候,早晚会因此出现祸患。
秦国的宰相卫鞅变法图强,秦孝公嘉奖他的功劳,把他封为侯,并且赐号“商君”。
卫鞅非常得意,认为自己的功劳超过了以前的五羖大夫,这个时候身边那些吹捧的声音逐渐多了起来。
这时只有一个人叫赵良,对他劝到:“一千个人说你好,也不如一个人说真话,五羖大夫做穆公宰相的时候,三次安排君主兼并二十多个国家,但他自己很廉洁,夏天都不用伞遮阳,参加劳动也从不骑马,他死的时候老百姓就像自己的爹妈去世一样痛苦,可是现在您做了秦国宰相八年,法令虽然得到执行,但是杀戮太多,刑法也过于严苛,你为什么不推荐别的贤者代替自己,求得自己安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