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继凯(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米芾书画天下闻,叹赏者众多。作为北宋名家,其书画作品受限于各种条件,传世真品不够多,尤其是享有“米氏山水”(又称米点山水和米氏云山等)美誉的绘画,传世之作更少,但尽管如此,其书法和绘画在中国书画史上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米芾的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虽也有作品专集遗失的巨大遗憾,但传世之作还是比较可观的——多乎哉?答曰:不多也不少,亦颇受好评。后人编校的诗文集《米芾集》(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即为明证。笔者平生最叹服的是多才多艺且能够将诸多才艺“磨合”而成独特佳作之文化巨子,作为“宋四家”之一的米芾,就是令我叹服的这种杰出人物。尤其叹服他是骨子里的诗人,技艺高超的书家和画家,通体文艺大家“范儿”,叹赏他的诗书画在总体上所达到的艺术境界。面对米芾壮阔奇丽的文艺世界,笔者这里仅简略申说三点:
文章插图
米芾草书论书帖 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辄徒成下品。张颠俗子,变乱古法,惊诸凡夫,自有识者。怀素少加平淡,稍到天成,而时代压之,不能高古。高闲而下,但可悬之酒肆,辩光尤可憎恶也。
一、米芾的文艺作品具有“复合”的艺术魅力
文学与书法艺术存在着密切关系,因为语言文字和思想情感以及内在的形象思维已经为二者的相通奠定了基础。米芾的诗文也是他的“文心雕龙”,其成就不可小觑,且与书画结合,能够充分体现和彰显诗书画集于一体的“复合之美”,这是一种典型的“共美”。记得笔者在青少年时期爱上书法时,就迷上了米芾的《苕溪诗帖》,对其诗词之美感觉尚有朦胧,却对其书法之美一往情深,那种用笔灵活果断,笔法沉着痛快的书法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腾挪自如、浑然大气、潇洒不羁,开张有力的笔墨确实可以直击人的心灵。近些年来则对苕溪诗歌的情景交融、超凡脱俗之美,以及诗中有画、书中有画的境界与意趣有所感悟——从描摹山水、抒情达意的诗歌中领略到国画常有的画意画境并不难,从书法线条的飞动、飞白、使转、点画和布局中体察到画意画境虽有些难度,却也可以仔细揣摩得之。这种几乎可以同步获得诗书画“复合之美”的情形在欣赏米芾《淡墨秋山诗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时也会出现。诗云:“淡墨秋山画远天,暮霞还照紫添烟。故人好在重携手,不到平山谩五年。”诗中既有山水大美,亦有情谊之好。其间还有画界享有盛名的“米氏山水”通过湿笔水墨写意来表现的烟云变幻之美,也有老友重逢、回顾往昔的欢愉之情,而这些诗情画意还有隐约可见的情节与高妙舒展的翰墨浑然一体,于是成就了笔力雄健、使转灵动、结字端妍、气象卓绝的书法精品,同时也成就了诗歌文本(手稿即第一文本)加书法文本(第二文本)再加情景再现、画意外溢的“复合文本”(第三文本),由此美美与共,美美复合,遂具更为美妙也更加珍贵的国宝属性及特征。这种情形也出现在米芾创作的其他诗文中。米芾手书而成的各类诗歌,构成了美不胜收的诗书画的共美境界。仅从诗歌内容题材而言,就有“众美”云集之感:山水景物诗的诗美如画、自述咏怀诗的情意深切、交游赠答诗的肝胆相照、书画题赠诗的丰富多彩,凡此种种,出之于相契合的语言文字和自带画意的书法翰墨,可谓美轮美奂、妙不可言也。遗憾的是,米芾有不少手书的诗文遗失了,也有那么多诗文虽有文字却无手稿(书法)传世,深望未来通过考古考证能够有所发现。
- 打击乐&戏曲、交响乐、打击乐、古琴 中山公园音乐堂10场演出欢度春节
- 纸杯#美术生在杯子上画“知否”,当倒入水瞬间,网友:居老师挺住!
- 郑兵$「诗歌欣赏」郑兵:那条河
- 海波东#斗破苍穹:云韵主题曲一出,拥抱结束,萧炎后悔在魔兽山脉当圣人
- 心学@心学大师王阳明龙场悟道,是如何在人生低谷,孕育出思想高潮的?
- 玫瑰|失业在家好久了,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 上海|在上海这些地方,足不出“沪”即可享受“年味”
- 陈珊|完美伴侣:没有家庭,事业成功的意义又在哪里?
- 作品展|郑海鸥艺术作品展在阳江市美术馆展出
- 中国传统文化#五月,一首诗站在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