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戏 , 中国地方戏曲剧种 , 是全国地方戏曲中同名最多的剧种 , 湖北 、安徽、 江西 、河南、陕西等省都有同名的地方剧种 , 下面要说的是浙江包山花鼓戏 。
文章图片
包山村 , 地处偏僻 , 在同治年间的《云和县志》中描述的宛如“桃花源”一般 , 而这里保留的清乾隆四十七年重修的《徐氏族谱》道出了它的不凡身世 , 原来包山徐氏为徐偃王之后 。 徐偃王 , 赢姓徐氏 , 名诞 , 西周时徐戎(徐国)的国君 。 随着“五胡乱华”后 , 徐氏的较大规模的迁徙 , 偃王后人的一支来到了这里 。 在闲暇时以花鼓戏自娱自乐 , 久而久之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包山花鼓戏 。
包山花鼓戏由安徽“凤阳花鼓”衍变而来 , 经历代艺人的嫁接创新 , 自成一体 , 是一种介于民间歌舞、曲艺和小戏之间的艺术形式 。 据传 , 明朝时期遭遇了大旱 , 凤阳花鼓戏艺人便到全国各地讨生活 。 来到云和的时候 , 一对花鼓戏艺人兄妹因旅途劳累和疾病倒在路边 , 奄奄一息 。 包山村一名打猎的人回来看到了两人 , 于是出手相救 , 将他们带回家细心照顾 。 兄妹两人恢复身体后 , 就在村里为村民表演花鼓戏 。 徐家后生跟着兄妹两人学习花鼓戏 , 哥哥发现这后生善良聪明 , 变有意安排他和妹妹演出 , 两个年轻人日久生情 , 最终水到渠成喜结连理 , 于是包山花鼓戏也在此落地发芽了 。
包山花鼓戏有《大花鼓》、《卖小布》、《补缸》、《双看相》、《卖草囤》等二十多个传统剧目 , 用包山地方方言演唱和对白 , 并进行穿插和变阵表演 , 唱词通俗而富有哲理 。 角色除了沿袭凤阳花鼓的一男一女两个角色外 , 还外加大相公和花鼓囡两个角色 , 还增加了戏剧的调侃性 , 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
【时期|婉转动听,萦绕百年的包山花鼓戏】考察《包山徐氏总谱》 , 其祖先于元成宗元贞乙末岁(1295年)迁徙至此 , 族人繁增正式在明清时期 。 而从明代开始 , 代代传递相延不绝的包山花鼓戏 , 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 。
- 民国时期$晋南农村76岁大娘爱收藏,看她收藏的民国时期的结婚证是啥样!
- 周襄王&春秋时期,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伟大时期!
- 西藏|西藏当雄发现唐(吐蕃)时期大型封土墓
- 魏明帝$魏晋时期四个著名的娘炮,将中国带入了无尽的苦难之中
- 乾隆时期&你能认出几个?这个跨界展带你读懂“清宫兽谱”
- 鬼画#南宋时期的“鬼画”,被称为故宫最阴森诡异文物,至今无人能解
- 明朝时期&都知道唐伯虎的画好,但书法怎样?这幅作品让当代书法家汗颜
- 行气@王守仁中年时期的行书创作,笔法直追王羲之,结字古朴隽秀,好帖
- 童年时期!看“无脸插画”猜剧名,一眼认出《哪吒》不算啥,全猜中才是大神
- 梅兰芳$老照片:图1扮演林黛玉的梅兰芳,图6恋爱时期的林徽因和梁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