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建|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文化基因与中国道路

2022年1月8日 , 第十九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揭幕 , 本次论坛以“文化基因与中国道路”为主题 , 聚焦“百年征程”与“当代使命” , 共同探讨文化基因与中国道路的发展议题 。
本届论坛由北京大学主办 。 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为主论坛开幕式致辞 , 并在致辞中强调 , 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深层的文化基因是新时代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 期待参与本届论坛的专家学者为更好地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真知灼见 。 来自文化产业领域的十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文化基因在文脉传承、非遗转化、区域发展、国际传播、技术转化、IP打造等方面的应用发展发表了精彩演讲 。
花建|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文化基因与中国道路
文章图片

“打造‘派’型强劲动力带 , 加强中国文化空间的新布局”
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李向民发表题为《文脉传承与产业创新》的主旨演讲 , 强调文脉传承的根本任务在于文化基因的活化和物化 , 倡议文化产业工作者们挖掘并讲好故事、开发并延伸故事、把故事带回家 , 将创意和产业进行有机结合 , 形成新型文化业态 , 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与传承 。
李向民在发言时介绍说 , 按照美国人类学家克拉柯亨的定义 , “文脉”被定义成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的式样系统 。 “因为英文Context这个词本身是一个上下文的意思 , 由于是讲了上下文 , 所以它在前后文连接当中其实是有一种文化的脉络 。 文脉不仅仅是一个文字的成果 , 或者文本的呈现 , 还包括所有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 从这个角度来讲 , 它也可以看成是文明和文化变动的一个轨迹 。 ”在他看来 , 对于文脉的整理和开发 , 一方面可以彰显城市个性 , 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接产业创新 。 “文脉的重点是故事和符号 , 文脉传承的一个根本的任务就是文化基因的活化和物化 。 这又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挖掘并讲好故事;其次就是当把故事挖掘出来后 , 如何把这样的故事讲好 , 并且让它能够延续?最后还要落实在 , 如何讲把故事‘带’回家 , 传播出去 。 ”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花建是新年论坛的老朋友 , 他从第一届就是参与发起的重要学者之一 。 今次花建的演讲题目是“依托节点城市 , 深化一带一路文创产业与文化贸易合作” 。 “从十五世纪开始的第一次地理大发现 , 逐步形成了一个世界大市场 。 这次地理大发现带来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跨越 , 在绵延几百年的过程中也逐渐寄生了一些弊端——让东方逐渐从属于西方 , 让南方逐步从属于北方 , 让发展中经济体更多来依附于发达经济体 。 因此仅仅停止在第一次地理大发现这样一种认识模式和建构的方式上是不够的 , 更多的国家需要对现有世界秩序进行优化 , 这就使得中国首创‘一带一路’具有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的深远意义 。 ”
在花建看来 , 丝路城市或者说“一带一路城市”已经形成了三大圈层 , “第一个圈层是中国境内一带一路的沿线节点城市 , 包括长江经济带城市群 , 沿海经济带城市群 , 亚欧大陆桥城市群;第二个圈层就是中国境外传统意义上的一带一路沿线节点城市 , 比如马尼拉、金边、马德里、布达佩斯、安卡拉等等;另外还包括非传统意义上的一带一路域外对接城市 , 包括奥克兰、巴拿马城、拉巴斯、圣地亚哥、西班牙港等等 , 可以说正在形成一个以一带一路倡议为金线 , 以更多的城市群共同参与的一带一路城市的体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