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李河:曾经贴年画的传统,正在渐行渐远

今天怎样才能更有年味儿 , 恐怕很难判断 , 但恢复传统的仪式和符号 , 也同样很难重新找回年味儿 。
“这是一个离明天很近 , 离昨天很远的时代 ,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河说 , “随着现代性的来临 , 传统的意义世界正在空壳化 , 内在的价值远去 , 只剩下外在的形式 。 年画的衰落并非特例 , 和许多传统习俗一样 , 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 , 传统的记忆渐渐模糊 , 正在渐行渐远 。 ”
形式|李河:曾经贴年画的传统,正在渐行渐远
文章图片

李河 ,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 博士生导师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 。 受访者供图
年味儿是一种价值
新京报:在过年的各种仪式中 , 年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 为什么它能够成为过年重要的仪式呢?
李河:在周而复始的日常生活中 , 人们会设置一些重要的时刻 , 去做某些特定的重要事情 。 人们说一年到头 , 年就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 节日的节 , 本身就有节点的意思 。 这些节点让人在平淡而忙碌的生活中停顿下来 , 休息一下 , 宣泄一下 。 比如在过年的时候 , 人们张贴年画、祭祖、团聚等 , 每一年的这个时候 , 都要做这些事情 , 通过无数次重复的仪式 , 强化内心中意义世界的存在 。 所以 , 看似每次过年都做这些事 , 都贴几乎一样的年画 , 但它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行为 。
新京报:它的重要性并非来自形式而是意义?
李河:在传统社会中 , 或者在年画还是一个普遍习俗的时代 , 人们生活在一个他们信以为真的意义世界中 , 他们在过年这个特定的节点 , 通过许多仪式来联络亲情、涵养友情、修养身心 。 他们相信所做的一切 , 都能够达到想要的效果 。 所以不惮繁琐、不嫌劳累地重复同样的仪式 , 且乐此不疲 。 更重要的是 , 在一年又一年的重复中 , 他们内心的意义世界得以维系和传承 , 塑造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
空前快速的现代化
新京报:从什么时候起 , 这些仪式、习俗渐渐变了 , 年画所代表的意义淡化了?
【形式|李河:曾经贴年画的传统,正在渐行渐远】李河: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他的成名作《共同体与社会》中 , 曾经鲜明地提出过这个问题 。 他的理论认为 , 共同体和沟通有关 , 人与人的沟通 , 人与自然的沟通 , 人与神的沟通 , 这些沟通建立了一个熟人社会 , 也就是共同体 , 它本身是以乡村为代表的 。 而社会则是一个崇尚个体的体系 , 由个体、法人到契约主体 , 建立一系列法律、规章、制度 , 形成了社会 , 它本质上是一个陌生人社会 。 在此基础上 , 滕尼斯提出 , 当社会构建成功后 , 共同体的命运会如此?如果以常用的语言来描述 , 可以表述为 , 当陌生人社会建成后 , 熟人社会何去何从?尤其是中国 , 摆脱农耕社会、转型到现代社会的速度是空前的 , 这样的问题也就更加突出 。
新京报:这两者不能共存吗?
李河:当现代性来临 , 传统时代人们构建的那个意义世界 , 就一直在快速地空壳化 , 内在的价值消失 , 只剩下外在的形式 。 从节日的角度来看 , 节日中许多原本吸引人的东西不复存在了 。 比如满足口腹之欲 , 在物质财富匮乏的传统时代 , 过年可以吃好的 , 穿新衣服 , 这本身就有吸引力 , 现在还有吗?再如 , 节日是一个休息和宣泄的契机 。 长时间的劳作之后 , 一个休息和宣泄的机会很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同和期待 , 但现代社会中 , 劳作和宣泄分离了 , 随时可以宣泄 , 互联网上无数吸引人的东西 , 让人在工作中随时宣泄 。 而且 , 节日那种间歇的稀缺性也消失了 。 一个现代的年轻人 , 很可能不会花那么大的精力去做年夜饭 , 去按照过去的方式布置家庭 , 包括贴年画、挂灯笼、贴对联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