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赵亦军:用17年完成一幅作品却不卖,还自己贴钱开办展览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自古女子的绣技,不仅是女子生存的技能,更是为其增彩的必备技能,可你知道男子也以绣工为傲吗?






刺绣@赵亦军:用17年完成一幅作品却不卖,还自己贴钱开办展览
文章插图

赵亦军,宫廷杭绣的最后一位男绣工,一生和杭绣打交道,一根线能劈为64股,一幅作品用了十七年,这样的坚持,正是匠人们独有的魅力。
可如今这位唯一的守护者,将如何在这个纷繁的世界将这\\\\\\\"格格不入\\\\\\\"杭绣传承下去呢?
一枚绣花针,一段旧时光
缘起缘灭,皆是因果。赵亦军从小对画画就十分感兴趣,但他的家庭却无法承受他的学费,这时的赵亦军面临辍学的困境。就在这时,机会却从天而至。1960年,杭州市手工业局开办了第一所半工半读的学校——杭州市工艺美术学校,这给了赵亦军一线生机。
虽然这所学校没有美术专业,但这或许是他打破现状的唯一机会呢?当即,赵亦军就报考了这所学校的木雕和刺绣。阴差阳错,因为当时杭州市政府对杭绣的大力扶持,填选了刺绣的学生都被划分到了刺绣班。但学校虽然开设了这个班,但来的学生其实很少,而其中坚持下来的学生就更少了。






刺绣@赵亦军:用17年完成一幅作品却不卖,还自己贴钱开办展览
文章插图

但对于赵亦军来说,这正是他的机会。这次\\\\\\\"意外\\\\\\\",让赵亦军第一次认识到了刺绣,刺绣的精妙也让这个少年爱上了刺绣。
因为出色的成绩,他先后得到了王祖识、张金发等大师的指导,他也因此在刺绣上获得了巨大的进步……
至此,赵亦军便与刺绣彻底绑在了一起,一生一世都为刺绣而生。






刺绣@赵亦军:用17年完成一幅作品却不卖,还自己贴钱开办展览
文章插图

杭绣与赵亦军,相生互荣
一提起刺绣,我们脑海中想的的大多是\\\\\\\"四大名绣\\\\\\\",苏州苏绣、湖南湘绣、广东粤绣、四川蜀绣,而除此以外,其实还有京绣、鲁绣、汴绣、瓯绣、杭绣、汉绣、闽绣等地方名绣。
而赵亦军大师所学习的正是其中的杭绣。杭绣,起源于吴越时期,在南宋极为盛行。而杭绣在历史上以\\\\\\\"宫廷绣\\\\\\\"闻名,专为皇室服务,这可见杭绣的技艺之精。有趣的是,杭绣中的\\\\\\\"绣娘\\\\\\\"多是男子,这才有了\\\\\\\"传男不传女,传儿媳不传女儿的说法\\\\\\\",这也成为杭绣的一大特点,不过这一规矩在新中国成立后就逐渐走向了消亡。
为什么说赵亦军先生和杭绣先生互荣呢?这就要翻开历史的画卷了。随着时代发展,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在像刺绣这样的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少。即使是学了,也可能选择转行。而赵亦军先生,硬是靠着自己的坚持,留下了杭绣的最后一点星火。同时,杭绣也让这位匠人永远地刻在了历史上,往后余生,只要提起杭绣,就必定会有赵亦军。



【 刺绣@赵亦军:用17年完成一幅作品却不卖,还自己贴钱开办展览】


刺绣@赵亦军:用17年完成一幅作品却不卖,还自己贴钱开办展览
文章插图

赵亦军大师也并不是一直幸运。刺绣本身就对人的要求极高,暂且不论它的绣样,就单单是针法都足以让人眼花缭乱。而杭绣对针法的要求更加严格,如平绣、乱针绣、叠绣、贴续绣、借底绣、发绣、穿珠绣等。我们可以想象赵亦军先生学习杭绣花费了多少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