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年举办活动300余场:“非遗在社区”在蓉掀起非遗热

当前,成都正在大力推进世界文化名城建设。作为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丰厚滋养和重要载体,多年来成都一直坚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走进社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市民的联系更加紧密。
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以尊重、保护和支持以人为核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回归社区、回归生活为宗旨,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北京市东城区、上海市、温州市、青岛市、东营市、荆州市、深圳市、成都市8个城市开展“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红星新闻采访人员从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非遗处了解到,2021年全年,各区(市)县和市非遗中心共开展“非遗在社区”展示、展演、培训等活动300余场,群众参与近15万人,邀请传承人数量约500余人次,涉及非遗项目近300个,媒体报道数量约150余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年举办活动300余场:“非遗在社区”在蓉掀起非遗热
文章插图

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年举办活动300余场:“非遗在社区”在蓉掀起非遗热
文章插图

2021年举办活动300余场,
非遗走进了市民心中
油纸伞、蜀绣、剪纸……2020年8月25日,“非遗在社区”走进了青羊区苏坡街道办事处清源社区,各类非遗传承人的表演吸引了众多居民的围观,在这里掀起了一场非遗热——这也意味着,成都市“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正式拉开帷幕。据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非遗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开展好“非遗在社区”活动,2020年,市文广旅局在5个试点社区,以及锦江区大慈寺四川扬琴、四川清音传承基地、郫都区安靖镇蜀绣公园绿道共开展了22场“非遗在社区”展示、展演、体验、培训、集市等活动。
2021年,在已确定5个试点社区的基础上,拓展了高新区芳草街道蓓蕾社区、金堂县赵镇桐子园社区两个新点位,加上1个机关点位——成都高新税务局和1个传承体验基地——四川曲艺博物馆,共开展了28场非遗传习系列活动。
在市文广旅局的指导下,成都各区(市)县和市非遗中心在充分结合本地非遗特色、群众资源的基础上,根据社区规划、治理、发展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从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每年计划开展“非遗在社区”展示、展演、培训等活动250场次以上。据统计,仅2021年,紧紧围绕建党100周年、“我们的节日”等主题,借助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成都文化四季风”、“走基层”文化惠民演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活动平台,结合当地“非遗进校园”工作,共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非遗展示展演、传统工艺竞技、非遗培训讲座、非遗体验研学等活动300余场,群众参与近15万人,邀请传承人数量约500余人次,涉及非遗项目近300个,媒体报道数量约150余次。
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年举办活动300余场:“非遗在社区”在蓉掀起非遗热
文章插图

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年举办活动300余场:“非遗在社区”在蓉掀起非遗热
文章插图

非遗成社区文化生活重要组成部分,
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感
当非遗活动成为社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参与感、文化自信感就会显著增强。“要做好‘非遗在社区’工作,非遗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是为社区居民传习非遗寻找出口和动力,建立激励居民参与的机制。即通过举办‘百姓大舞台’‘直通非遗节’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为社区居民传习传统表演艺术提供展演舞台;通过建设社区居民分享营销平台,探索社区居民传习手工艺生产的产品销售模式,为社区居民生产的工艺类产品找到市场出口。”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非遗处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