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德蛟|自学雕塑20年 他的作品没观赏门槛

余德蛟|自学雕塑20年 他的作品没观赏门槛
文章图片

余德蛟|自学雕塑20年 他的作品没观赏门槛
文章图片

余德蛟|自学雕塑20年 他的作品没观赏门槛
文章图片

“土味”雕塑家 余德蛟
女子想从手机中挣脱却被背后的手紧紧扼住,男子被吊脖子了却还低头玩着手机,屏幕前方是美腿诱惑后方却藏着高举的匕首……“时代与文明”——余德蛟雕塑展中这组以《手机诱惑》命名的雕塑,不少观众看了之后都会会心一笑,感叹“太形象了,这些都是互联网生活上经常遇到的事情” 。
正如《手机诱惑》这组作品,接地气、贴热点,没有观赏门槛是余德蛟作品最突出的风格 。 出身于北方泥瓦匠家庭,没上过一天美术学院 。 告别老家河南到广州当保安,开启了他的艺术大门 。 自学雕塑20多年,他带着作品登上了央视 。 2022年1月,“时代与文明”——余德蛟雕塑展在广州天河开展,展出他120余件优秀原创作品 。
玩泥巴时埋下了艺术种子
余德蛟来自于地道的北方泥瓦匠家庭,父母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村人 。 余德蛟幼时,父亲由于烧窑时得一直守在窑边,只好一边烧窑、一边看书,借此消磨时间 。 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幼年的余德蛟爱上看书,“杨家将”“岳飞”等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成了他心中的英雄 。
十一岁时,余德蛟按照连环画中的人物形象,用泥巴捏了一个岳飞像,父亲看了非常高兴,连说了三声“好好好!”父亲的赞许鼓励让余德蛟很有成就感,他越发喜欢玩泥巴了 。 于是,农村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泥土,成为了余德蛟连接现实世界和心中英雄的纽带 。 泥水交融间,余德蛟的手里焕发出不同的光彩 。
小小的余德蛟竟然能用普普通通的泥巴捏出这么多栩栩如生的造型,村里的人们看到后无一不称赞夸奖 。 多年后回忆起这些往事时,余德蛟说正是家人和乡亲们朴素而真诚的鼓励支持,才让幼小的自己有动力和勇气坚持雕塑 。 在与传统文化和乡间泥土漫长的相处过程中,余德蛟接收到来自这片土地和文明数不尽的滋养与爱护 。 在余德蛟后来走向成熟的雕塑艺术创作过程中,这些都成为了他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重要养分 。
在广州开启雕塑艺术大门
不到20岁,余德蛟在家中哥哥的带领下,南下广东开始闯荡 。 来到广州后,浓厚的艺术氛围使余德蛟倍感欣喜 。 他自小在心中种下的雕塑种子,又开始萌动起来 。
【余德蛟|自学雕塑20年 他的作品没观赏门槛】当年春节,余德蛟回到老家跟家人说了想学雕塑手艺的想法 。 幸运的是,他的想法得到了父亲的支持 。 父亲告诉他,他可以花十年时间打工自学,其间无需往家里寄钱 。 父亲的开明让余德蛟非常感动 。 “要知道,那个年代农村孩子基本上都是出去大城市打工赚钱,回老家盖房结婚生子 。 父亲这么做,对我来说是最大的帮助 。 ”余德蛟说 。
年后回到广州,为了能够有时间进行雕塑创作,余德蛟把原来的工作辞掉了,在广州芳村找了一份保安的工作 。 虽然工资不及上一份工作,但胜在空闲时间多 。 下班后,余德蛟便会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阅读和雕塑上 。
边打工,边自学,余德蛟除了基本的日常开销外,剩余的工资都花在了雕塑创作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上 。 在公司安排的小小宿舍中,余德蛟从小的雕塑梦想一步一步酝酿成熟 。
2008年,在来到广州的第十个年头,余德蛟在公司的支持下,借用公司场地,开办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雕塑展览,吸引了各界人士关注 。 从孩童时仅凭兴趣给泥土造型造像,到如今正式面向大众展出自己的作品,余德蛟从家乡到广州走了几千公里的路,从默默无闻到面向社会花了20余年的时间 。 此后,余德蛟便辞去了保安工作,一心从事雕塑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