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美院附中对于整个美术界来说都是一个响亮的存在 。 它意味着扎实的基本功和较为综合的美术素质的培养 , 而不同于一般的短期培训班 , 并且 , 历史上不少著名的艺术家就是从附中走出来的 。 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同样如此 , 甚至有些附中毕业的艺术家取得享誉全国的名声 , 成为某种“附中现象” 。 现如今 , 整个社会环境和国内外的艺术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 附中也必然进行某种“创造性转换” , 探索关于艺术的新的认知 , 积极拓展新的发展路径 。
“源——2022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师生作品展”或许可以视作其近些年发展状态的一次检阅 。 在我看来 , “源”可能包括有几重意涵 。 一是对于自身教学脉络的梳理 。 从学生们的作品可以看到 , 附中关于基础课、必修课、选修课以及下乡写生课的基本构架得到很好的延承并不断作出新的拓展;在坚持扎实的基本功训练的同时 , 对于新兴媒介以及社会实践有了更深入的体认 。
二是始终没有放弃对于艺术教育“本源”的把握和思考 。 我们知道 , 附中无论如何都逃脱不了升学的压力 , 而这种压力很容易使得教育异化变形 。 但从本次展览的师生作品看来 , 他们把握了艺术教育重在培养审美能力以及创造性、想象力这些根本性的要素 , 而没有陷入套路化的、急功近利的刻板模式 。 学生们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 , 在围绕当代社会和生活议题进行系统性的创作和设计等方面已经崭露头角 。 而老师们的作品也体现了极为丰富的面貌 , 写实、表现、抽象 , 又综合各种内外影响因素 , 并纳入有关社会、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研究 , 已然呈现出一个具有前沿意识的“艺术共同体”应有的形态 。
三是意味着“源头活水” , 为美术学院输送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 具有综合素养的优秀的附中毕业生进入全国的美术院校 , 成为本科及更高一级的青年学生以及艺术家、设计师的重要成员 。 特别是 , 他们还引进了艺术留学培训项目 , 从国际化视野去设定课程和培养学生 , 向国外输送优秀的毕业生 。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 , 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已经成为助力国内国外艺术生态生长的平台之一 。
因此 , 就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的广州美术学院附中而言 , 本次展览具有节点性的意义 。 它引发我们对于附中的历史以及现状的重新思考 , 也导引着我们去思索:在美育的位置进一步凸显、艺科融合、产教融合以及跨媒介成为重要趋势的今天 , 基础美术教育该如何因时而变 , 才能更为有机地汇入这时代大潮之中?我想 , 从这个展览以及通过这个展览带来的思考 , 我们或许会获得回应这些问题的一些答案 。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 胡斌
2022年1月
广州美术学院附中AIP师生作品展
展览介绍
广州美术学院附中AIP是使用自己独创的三年艺术高中教育体系 , 无缝衔接英美意本科的创新艺术教育项目 。 以艺术与设计作为媒介 ,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受力与创造力 。 与此同时 , AIP的老师们始终秉持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 , 引领学生探索自我 , 认识世界 。
本次展览展出的是AIP英美班与意大利班近几年G10-G12的部分优秀师生作品 。 英美班的课程注重打开学生的眼界 , 鼓励他们创作时的开放性与实验性;帮助他们寻找个人特色 , 养成良好的创作习惯;通过调研、总结、反思、规划、合作、实践等维度锻炼学生融会贯通的综合创作能力 , 并且通过创作变得更加包容与自信 , 也更有社会责任感 。 附中意大利班是2019年新开设的班级 , 附中AIP与意大利双子艺术高中一起 , 为有志到意大利留学学习艺术的学生们打造了最适合他们的教学体系 。
- 纸杯#美术生在杯子上画“知否”,当倒入水瞬间,网友:居老师挺住!
- 中国美术!广州美术学院战“疫”作品即将亮相迪拜世博会
- 作品展|郑海鸥艺术作品展在阳江市美术馆展出
- 宋嘉|把美术馆“搬”到学生身边,让学生随时与敦煌“相遇”
- 美术组@师者风采 | 烟台开发区高级中学美术组 王钰老师
- 春暖花开#春暖花开|2022年南海区美术作品展
-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新青藤”寒假童书榜出炉,推荐广州小朋友阅读《幸福课》
- 艺术学院$瑰丽唯美,神奇美妙的自然风光——水彩大师伊利亚笔下的水色交融
- 美术$美术画作好坏如何“评判”,老师的“逆向审美”给出答案:丑≠差
- Scheffer@古典雅致女性画像——荷兰学院派画家Scheffer人物肖像油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