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富贵#王朔批评余华:他沉不下来,就没戏,关键是他看不得别人( 二 )


善于讲现实主义题材故事的他是个实实在在的\\\"疯子\\\",与常人思维的不同让大家对他抱有两级分化的看法,但瞩目的成绩是他最好的试金石。
四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并且获得一致的好评,由《动物凶猛》而拍出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描绘了\\\"特别时期\\\"期间的青春肖像,《编辑部的故事》里通俗化的台词在忍俊不禁的同时发人深省。
那时王朔的作品脍炙人口,马未都曾在节目中表示,他的这种文学普适性影响了一众当时的青年人,并且是目前为止新中国文学史上还未有人能打破的纪录。



徐富贵#王朔批评余华:他沉不下来,就没戏,关键是他看不得别人
文章插图

批判中表现的问题回到上文中王朔所表述的《活着》是余华写出的一部具有高明模仿特征的小说。在他批判余华的话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几个信息:
1、 王朔认为余华是一个敏感,含有一定空想主义的人。所谓的空想,可以在《活着》中看到,徐富贵在随着内战、三反五反、特别时期等社会变革里,陆续失去了周围的所有亲人。
经年遭受的苦难之下,最终只剩下了年老的富贵和一头牛与其相伴。通过一个又一个加持在主人公身上的苦难来最终表示人生是为活着而活着。
这不难看到悲剧文章下强烈的戏剧冲突。对于真正社会环境的转变,余华笔下的世界在王朔眼中是有所缺失的。
2、 余华内心的真实思想与文章中表现出的力量不大相符,也就是在王朔心里余华是一个人设崩塌的人。
3、 他曾经引用过史铁生的这样一段话:\\\"每个人都是一部好小说,自己写完了就得了,别学别人,学了就没戏。\\\"



徐富贵#王朔批评余华:他沉不下来,就没戏,关键是他看不得别人
文章插图

相比陈忠实等深入乡村,希望与贫苦人民共同见证时代变化,感同身受的作家而言,余华是一个具有极强天赋性的文人。
作为自己内心情感的受益人,他会在感触之下创作出符合大众审美度的悲剧作品。全文中的压抑氛围与自己人生中的外在表现并未有着完全相似的方向。
4、 余华所著的《活着》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这点似乎与之前提到的\\\"抄袭和模仿\\\"产生歧义,但这就恰好是余华在自己与其他作者产生的同类型作品时的区别。
在《活着》之中余华表达了一种大多数读者无法反对的原则,那就是活着就是一切。周遭的任何胜利,都无法抵过活着的价值。
这类作品的诞生恰好弥补了现实悲剧作品里有关对于肉体生命的尊重性的缺失。



徐富贵#王朔批评余华:他沉不下来,就没戏,关键是他看不得别人
文章插图

但在王朔的看法里,《活着》里的强烈个人风格加深了余华的空想主义,也因此变得只剩下了一座空中的危房。
\\\"偏见\\\"产生的来源王朔对余华产生\\\"人设崩塌\\\"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二人价值观的不同。
在王朔嘴中说出的\\\"痞子精神\\\"让大家对于他总有着不大正经的偏见,然而著名作家汪兆骞曾经评价王朔是最严肃的作家,他之所以会给人带来不好的观感是因为他也是个极具风格的人。
在\\\"特别时期\\\"之后的经济斗争之中,王朔紧紧盯住社会变革的中心,超强的观察力和自小养成的社会习惯让他敏锐地感受到那段时期里人们情感和思维的变化。

【 徐富贵#王朔批评余华:他沉不下来,就没戏,关键是他看不得别人】

徐富贵#王朔批评余华:他沉不下来,就没戏,关键是他看不得别人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