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镇|吴镇,一条“咸鱼”的逆袭( 二 )


也是从祖父这一辈开始 , 嘉兴吴氏一族确立了忠宋不仕元的家族政治观念 。
到了父亲吴禾一代 , 由于元帝国统治日益渗透 , 吴氏重心逐渐远离朝堂 , 转而发展航海事业 。 乘着元帝国征服世界、营建东南沿海港口的东风 , 吴家的航海事业达到顶峰 , 积累下不少财富 , 江湖人称“大船吴” 。
元灭南宋后 , 一度有意招揽一些名气大、有过任职经历的南宋士人效忠新朝廷 ,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便曾到江南一带搜寻合适的人选 。 但吴镇的父辈们对此毫无兴趣 , 无人应招 。
吴镇 , 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世代效忠南宋、累代富庶的家族里 。
今人谈论吴镇的一生隐逸 , 多认为他生活清贫 , 主要靠教书和卖卜维生 , 绘画作诗实为兴趣 , 不作盈利 。 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 吴镇的清贫是他自己做出的选择 , 并非被迫之举 。
他之所以清贫 , 大概只是因为他对钱财看得很淡 , 生活朴素 , 以至于让世人忽略了他背后丰盈的家业基础 。
他的画“贵介求之不与 , 惟赠贫士” , 这既是个人修养 , 也是自小富养的结果 , 对钱财无感 。
关于吴镇的年少时光 , 史籍中的记载并不详细 , 只说他喜好结交豪侠一类人物 , 学习武术和击剑 , 后来则与哥哥吴瑱拜于毗陵(今江苏常州)柳天骥门下读书 , 研究相术 。 此后 , 便开始了游戏于山川河海之间 , 观美景、作墨画、题诗词的隐居生活 。
同为江南文士 , 吴镇却从来没有像黄公望或王蒙一般有过追求入仕的执着 , 而是一早就做了自己的选择 , 并从来没有动摇过 。
正是在这种极其平静的心态下 , 他画下一位位山水间的渔父 。
在《芦花寒雁图》中 , 渺渺天地间 , 远山缥缈 , 流水空阔 , 近处的芦苇则随风摇曳 , 芦雁展翅低飞 。 一位渔父 , 坐在船头 , 仰首观天 , 仿佛与天地间建立了独一无二的联系 , 进入极其私密的神思空间 。
超尘脱俗的感觉扑面而来 。
吴镇|吴镇,一条“咸鱼”的逆袭
本文图片

▲《芦花寒雁图》
无端垂钓空潭心 。 鱼大船轻力不任 。 忧倾倒 , 系浮沉 。 事事从轻不要深 。
——吴镇《渔父》
吴镇|吴镇,一条“咸鱼”的逆袭
本文图片

吴镇喜好隐居 , 无意掺和朝政之事 , 但是 , 并不代表他对元人的统治毫无感觉 。
若说选择隐居是他面对元朝统治的第一种态度 , 那么 , 喜好画竹则是他的第二种态度——贫贱不能移 , 威武不能屈 。
俯仰元无心 , 曲直知有节 。 空山木落时 , 不改霜雪叶 。
——吴镇《悬崖竹》
吴镇|吴镇,一条“咸鱼”的逆袭
本文图片

▲《墨竹谱》之《悬崖竹》
论画竹 , 吴镇是元代画家中的佼佼者 。 依他自己所言 , 画竹50年 , 已到了可以“戏写”的地步 , 随心所欲 , 而得心应手 。
其中 , 野竹又是他的最爱 。
吴镇是如何画竹的?除了师法画竹功力深厚的李衎、苏轼、文同 , 专研其理论和仿作其画 。 更重要的是 , 他十分注重人与竹面对面的“交流” 。
他常常要仔细观察野竹的生长状态 , 将它们铭记于心 , 随后才在画纸上表现各株竹子不一般的姿态:
相对两忘言 , 只可自怡悦 。 惜我鄙吝才 , 幽闲养其拙 。
——吴镇《题画三首·其一》
与他人相比 , 吴镇画的墨竹高明之处在于 , 寥寥数笔 , 竹之人格非常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