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黄景仁梅花诗致敬林逋:后人但赏疏影诗,谁知别有相思曲

赏读黄景仁致敬林和靖的梅花诗:一枝梅折孤山麓 , 变现花前貌如玉
”一枝梅折孤山麓 , 冷浸铜瓶汲朝渌 。
即此便是逋仙魂 , 变现花前貌如玉 。
【黄景仁|黄景仁梅花诗致敬林逋:后人但赏疏影诗,谁知别有相思曲】妻梅谩语如可凭 , 清供家山问谁录 。
后人但赏疏影诗 , 谁知别有相思曲 。 “清 · 黄景仁《腊月廿五日饮翁学士宝苏斋题钱舜举画林和靖小像用苏韵》节录
黄景仁|黄景仁梅花诗致敬林逋:后人但赏疏影诗,谁知别有相思曲
本文图片

黄景仁 , 当代很多人都不熟悉 , 但是有句诗很多人都听过 , 百无一用是书生 。 这就是黄景仁的创作 , 脍炙人口 , 描写现实中读书人落魄的状态 , 和世人对读书人的嘲讽 。 但是这位诗人生平很不幸 , 生活在清朝康熙乾隆时代 , 家境贫寒 , 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于三十四岁的人生盛年病逝 。
正是他聪慧的天资和贫寒的家境 , 使得他的文字和诗有着特殊的美 , 被认为是清朝难得的天才一样的诗人 。 而正是这样的敏感 , 他往往诗里会有自己对历史对人物的另一番敏感洞彻 。
比如这首诗 , 是致敬文学历史上著名的人物林逋 。
27岁左右的黄景仁此时在北京 , 结识了书法家和收藏家翁方纲大学士 , 翁方纲的藏书楼叫作“宝苏斋” , 因为此人特别喜欢苏轼和宋代的历史 。 楼中就收藏了一幅宋朝画家钱舜举画的林逋人物图 。
实际钱舜举并没有见过林逋 , 他出生的时候 , 林逋已经谢世 。 但是林逋的名气却在死后扩大 , 成为一种清高的象征 。 不过这是最靠近林逋生活年代的画图 , 对于喜欢宋朝诗人林逋的读者来讲 , 肯定是无价之宝 。
林逋是宋朝一位隐士 , 以咏梅花和简朴的生活而闻名 , 其中疏影横斜 , 暗香浮动 , 就是写梅花的经典名句 , 写出了梅花的清瘦芬芳 , 写出了梅花的魂魄 。 而宋朝的人也最赞叹这两句 , 于是在许多梅花诗词里 , 都会引用和化用 。
正是林逋清寒的生活 , 在西湖孤山默默隐居 , 将自己和梅花融为一体 , 成为陶渊明后又一个被广泛推崇的人物 , 成为士大夫文人心中高尚的寄托 。
几乎人人都想象林逋那样梅花作伴 , 梅妻鹤子 , 过着一种闲云野鹤旷达高傲的山林生活 。
黄景仁作为邀请观赏的客人 , 也有幸目睹了这样一幅图画 。
而且在这幅图画面前 , 还有特地从孤山采摘过来的梅花 , 以表示大家对林逋的祭奠和致敬 。
当时肯定很多人都有感想 , 来看看同样喜欢林逋和梅花的黄景仁 , 有哪些奇丽不同的文字 。
黄景仁|黄景仁梅花诗致敬林逋:后人但赏疏影诗,谁知别有相思曲
本文图片

”一枝梅折孤山麓 , 冷浸铜瓶汲朝渌 。
即此便是逋仙魂 , 变现花前貌如玉 。 “
黄景仁自然是看到过图画 , 作为宋朝钱舜举的林逋图 , 本身就是古董 , 价值不菲 。 但是同样聪明的黄景仁 , 自然知道这不过是后世的寄托 , 所以他并不谈画 , 只是开笔谈从孤山采集的梅花 。 如果从现实的角度 , 孤山梅花更靠近埋在这里的林逋 , 而不是后人凭借想象的做出的图画 。
从孤山采下的梅花 , 放在铜壶里 , 早晚换水 , 让它干净开花 。
这 , 就是林逋的魂魄 , 变作眼前如花似玉芬芳的梅花 。
”此花祇合先生诗 , 便著言诠都绝俗 。
玉潭妙手为写真 , 五百年前阅风烛 。 “
这梅花香气就是林逋的诗 , 再要写什么东西赞美林逋 , 一说就俗气了 。
这里可以看到黄景仁对林逋的喜爱和推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