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雪涛|他的书凭什么总被翻拍?

有人开玩笑说 , “双雪涛元年” , 来了 。
2021春节档 , 《刺杀小说家》成为某种意义上的“黑马” 。 《平原上的摩西》(电影名为《平原上的火焰》)已经拍摄和制作完成 , 双雪涛的另一部小说《飞行家》确定了导演人选 , 而在豆瓣的词条里 , 《我的朋友安德烈》似乎也已被提上了改编日程 。
双雪涛的小说 , 无疑成为了近些年影视改编的大热门 。 自然 , 他的小说中有着浑然天成的戏剧性 , 有着许多人物和故事发挥想象的空间 , 但更重要的 , 或许是其中能够引起强烈共鸣的、浑厚而具体的时代感 , 以及那些即使挣扎在暗夜里 , 也依旧在努力保存光亮的人们 。
*(正文有部分关于小说《平原上的摩西》《飞行家》的情节讨论 。 )
01.
新的叙事空间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 中国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发展和迅疾的城市化 , 生活与文化面貌的变化之大 , 几乎难以想象回到几十年前的生活模样 。
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 中国当代文学都透过语文课本传递着一种艰苦朴素和默默忍耐的“农民精神” 。 不管是余华的《活着》中的艰难困苦 , 还是莫言的《红高粱》的魔幻乡野 , 都是基于土地 , 基于战乱中的剧变 。
用许子东的话说 , 80年代以后的中国小说更像是一位“守望者” , 没有太多突破 , 仍然延续着40多年前的小说脉络 。
从土地中追根溯源的文学传统持续了几十年 , 泥土地早已变成水泥地和摩天大楼 , 近些年的文学开始想要认真探寻现代城市生活 。
双雪涛|他的书凭什么总被翻拍?
本文图片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2019年 , 贾平凹、余华等几十位德高望重的作家来到山西汾阳的一个小村庄 , 谈论乡村与城市 , 文学与现实 , 试图串联起近七十年来中国社会变迁中的个人与家庭的变化 。 (后来被拍摄为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其实 , 这些变化的轨迹 , 我们或多或少已经在影视剧中看到了 。 贾樟柯的电影《山河故人》中煤老板与矿工的感情纠葛 , 娄烨《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中深圳商人的发迹与恶罪 , 毕赣电影中南方小镇的静谧潮湿 , 都给出了八、九十年代故事的叙事空间和视觉风格的出色答卷 。
相比之下 , 近些年文学作品中的都市故事 , 许多都在模仿西方后现代主义写法 , 充满细碎的私人感和疏离感 , 却难以形成一种统一的时代意象 。
双雪涛是其中的异类 。
双雪涛对时代氛围的把握力和描述力 , 使凋敝的东北小镇能够跨越地域 , 勾起某种80/90后人的集体回忆——不管是不是东北人 , 大工厂 , 时代洪流的飞速变革 , 这些记忆点贯穿南北 , 涂抹进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底色 。
02.
不只是“原生家庭” ,
父母辈身上隐藏的谜团
也许我们都曾在小时候对父母辈的阴郁或是暴怒感到困惑 , 因粗暴的沟通方式感到受伤 , 转而投入追星、听流行歌曲、读青春文学、玩游戏等爱好中 。
但当度过了逆反的青春期 , 回顾过去 , 我们仍然忍不住发问 , 他们(父母辈)当年为什么会如此?生活中隐隐约约的艰辛到底从何而来?
作为一个年轻的80后作家 , 双雪涛将笔触伸向自己的父辈、和父辈们身上的重担甚至伤痕 , 这一子代视角的生成 , 使这份集体记忆摆脱了青春文学的范畴 , 恢复了严肃文学应有的庄严 , 将共鸣和谅解扩展到两代人之间 。
这份集体记忆所蕴含的丰富对话性和普适性的审美能量 , 也将两代人的阅读注意力牢牢吸入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