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鲁生:守护民间艺术 传承文化根脉

|潘鲁生:守护民间艺术 传承文化根脉
本文图片

潘鲁生纤维手绣作品《风调雨顺》 。 国博供图
【|潘鲁生:守护民间艺术 传承文化根脉】色彩艳丽的刺绣枕顶 , 活泼可爱的布偶虎玩具 , 栩栩如生的年画、皮影 , 充满想象力的社火面具……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现场 , 参观者都会被这些热情、质朴、饱含生活气息的民间艺术品所打动 。 展览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教授的民艺收藏、民艺研究与艺术创作为主体 , 展出500余件(套)传统民艺作品和当代艺术创作 , 通过跬步千里、采珠撷丝、拓福纳灵、追光逐彩、匠心传承5个部分 , 系统展示民间艺术珍藏、研究及其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转化与发展 , 生动反映当代民艺工作者扎根民间、传承匠心的价值追求 。
围绕此次展览 , 本报采访人员专访了潘鲁生 , 听他讲述“到民间去”的初心和感悟 , 讲述传统民间艺术在当代的传承及其为艺术家创作提供的滋养 。
抢救保护民间艺术
是我们的使命
采访人员:您最早开始田野调查是什么时候 , 有什么感触?后来为何一直坚持 , 是什么驱动着您不断到民间去?
潘鲁生:上世纪80年代初我开始到民间去调查采风 。 记得1981年暑假到山东烟台的石岛、大渔岛写生时 , 看到当地渔民贴在窗户上的窗花特别生动鲜活 , 还有日常生活用的大鱼盘 , 十分喜欢 , 收集了一些回去作为创作素材 。 后来 , 我利用寒暑假时间陆续考察了山东菏泽、济宁、滨州、高密还有安徽亳州、河南商丘等地的年画、剪纸、面塑、玩具、泥塑等民间工艺品 。 那时候的民间手艺活儿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商品化 , 充满了乡土气息和朴素的生活情感 。 工作以后 , 在张仃、王朝闻、张道一、孙长林等师长的鼓励下 , 我进一步走上了民间艺术调查研究和抢救保护之路 。
民间艺术是生活之美的创造 , 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集中体现 , 只要走进田野 , 就会被那种刚健、质朴、热烈、美好的情感所感染 。 沉浸其中 , 我于1990年完成了第一部专著《论中国民间美术》 。 延安鲁艺出身的老一辈文艺家王朝闻在序言中写道 , 该书的出版“有利于消除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消极影响” 。 这句话对我影响很深 。 自那时起 , 自发的田野考察逐渐转化为守护民族民间文化的自觉行动 , 调查采风的范围也逐渐由山东扩展到全国 。 民间艺术向善向美的理想和老一辈文艺家的鼓励都给予了我坚定的力量 。
采访人员:您在田野调查中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故事?您感觉时代的变化对民间艺术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潘鲁生:田野考察直接面对民间艺人和他们的作品 , 带给我丰富的感受和启发 。 这次展览中的每一件藏品都有难忘的记忆和故事 。 学生时代没有收入 , 收集藏品的主要方式是用习作交换 。 早期藏品中的胶东剪纸、年画等 , 就是给农民朋友画像换来的 。 还有一些物件看似没有贵重的价值 , 是被人丢弃后捡回来的 。 民艺收集不似古董收藏 , 收集的是日常生活用品 , 重要的是用心用情去发现 , 找到其中的价值 。
时代变迁、社会转型 , 带给民间艺术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 。 抢救保护民间艺术 , 赓续民族生活文脉 , 是文化学人的历史使命 。
|潘鲁生:守护民间艺术 传承文化根脉
本文图片

“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现场 。 杜建坡摄
从乡土器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