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望&军旅作家曾剑长篇小说《山河望》:怀念永远的战友茂哥( 二 )


天妒英才,令人扼腕痛惜!
湘江风吹悲声起,黑石铺镇愁云飞。遥想当年,我们从祖国各地,来到长沙黑石铺炮院。那时,我们豪情万丈,那时我们激情满怀。那时我们挥洒汗水,我们编织梦想。我们由陌生到熟悉,直至成为兄弟。
山河望&军旅作家曾剑长篇小说《山河望》:怀念永远的战友茂哥
文章插图
《山河望》主人公李大林人物原型李树茂在野外训练中,擦拭130火箭弹。
那时的李树茂,与我们一样,是那么年轻、快乐,不知疲惫,对未来充满期冀。那时的李树茂,淳朴、厚道、仁义。他对我帮助很大。那时候,中队常进行内务卫生评比,我考学前是后勤兵,有些方面没训练出来,比如军被,叠得像个发面馒头,内务常扣分。三个月强化训练期间,清晨的时光是那么宝贵,每个人都那么忙碌,李树茂却多次帮我叠被,有两三次,我的被子经他整理,还获得加分,这一改我在中队领导眼里作风“稀拉”的印象。开学之初,三个月强化训练(考核期),作风“稀拉”不是小事,遭受退学,也不是没有可能。某种程度上讲,李树茂“救”了我。
我投桃报李,帮李树茂洗过几次衣服,革命的友谊自此结下。
李树茂皮肤略黑,发迹靠上,略胖,动作不像我们那么敏捷。他看上去比我们略大,我们都很亲切地叫他老茂,我有时也叫他一声“茂哥”。军校不许称兄道弟,我偶尔这么称呼,口随心至,觉得他有兄长的胸怀和气魄。一次野外用餐,中队送饭。各班的饭菜都打好放在两个铝盆里,吃到一半时,李树茂起身,想去添菜,走近,看一眼菜盆,又折回来。菜盆里的菜,已经不多了。他的这个细节感动了我。他像兄长一般,知道谦让。
很多次,李树茂喊我“曾剑”,我走过去,问什么事,他说没事。然后看着我笑。他逗我乐,冷幽默。
我与茂哥有数次“肌肤之亲”,那是在学院的大澡堂里,我们互搓后背。我那时一百零八斤,特别瘦。一次,我帮他打香皂,手行走他胖而不肥的后背,心生羡慕。我说,你这一身肉,真福态。他笑而不语,算是默认。哪知人生无常,这“福”,在他年富力强之时,戛然而止。
军校毕业考试,我射击没过关,留下补考。羞愧、悲伤、对补考充满恐惧,我几乎要崩溃。去单位报到时间紧,同学们急匆匆各奔东西,李树茂也不例外。走前,他安慰我:没事的,不要有那么大压力,不是有七天补课时间吗,你认真听老师讲。放心,补考都能让过。
那时候,我是多么需要安慰啊!
给我一个拥抱之后,他走了,道声再见,我没想到,我们却自此没能再见。
我其实一直是想见他的。只是我觉得不急,时间有的是。
2017年8月的某一天,我接到他的电话。一听是他的声音,我特别兴奋。他问我怎么样,我说挺好。我问他过得怎样,他说,好着呢。他的声音并不很洪亮,我没在意,他是陕西人,说话从来带着很重的鼻音。
当时我正驱车去抚顺,是不适合接电话的,而且我刚拿到驾照不久,是新手,不敢多聊。我说,我在开车,晚上给你打过去。
下午采访,晚上去一个农庄吃饭、聊天,忘记给他回电话。我没想到,那次短暂的对话,是他留给我最后的声音。现在回想,原来那个时候,他就重病在身。可是,他竟然不告诉我。他告诉我,我一定会去看他。那次电话,他欲言又止。他是有什么托付吗?他明明早就病了,却偏说“好着呢!”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情感不轻易外露,困难埋在心里,凡事为别人着想,就像那次野外用餐,一看菜不充足,他悄然退到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