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滴露珠里|评论丨阿来:生命纪念碑与故乡抒情曲( 二 )


在一滴露珠里|评论丨阿来:生命纪念碑与故乡抒情曲
本文图片

某种意义上, 《在一滴露珠里》可以看作是对故乡的抒情和致敬 , 作者不仅以回忆的视角 , 将周潭塑造为一个满溢着灵性的空间 , 也赋予了它更多的文化属性和精神意义 。 作者详细描绘了与村庄有关的一条河流——大涧 , 并借对大涧的表白 , 发出了对于故乡的真挚抒情:“大涧于我 , 不仅是一条地理意义上的河流 , 也是一条精神意义上的河流 。 不管身在何处 , 我始终背负着这条河流 。 它日日夜夜在我的胸腔中奔流不息 。 ”人与水土、与故乡的关系是复杂的 , 是相互形塑的 , 但在精神意义上 , 故乡之于人的赋形意义显然更久远和深刻 。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 , 作者对于周潭的叙述和赋形不是单向度的、赞美诗式的 , 同时也包含着现代性反思和自我批判的一面 。 尽管作者与周潭的联系不似生命早期那般紧密和熟悉 , 但远离周潭使他具有了更高的视野和更为合适的审视和反思的视角 。 当下的周潭经历了沧桑巨变 , 林木砍伐、河流断流、人口流失等等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也发生在周潭身上 , “在城市化大潮的席卷之中 , 一代代的年轻人走出乡村便不再回头 , 他们参与、创造了城市的繁华并深陷其中 。 乡村不可遏制地荒芜并颓败下去 。 废墟一般的老街和将要坍塌的八角亭就是典型的象征物 。 ”与此相伴生的是固有的乡村文化体系的断裂和消亡 , 作者清楚地意识到“旧的乡村文化已经沦亡 , ‘美好乡村’建设究竟是通衢大道还是曲径通幽 , 我很迷惘 。 除了无后顾之忧的创业环境、持续优化的教育医疗资源、更新升级的现代农村产业 , 更重要的 , 我想还在于重构现代语境下的乡村文化” 。 这些个人化的、独立性的思考和判断体现了作者对于现代性的深刻反思 。
散文集名为《在一滴露珠里》 , 这是一滴时间的露珠 , 也是记忆的露珠 , 故乡周潭以及亲人都包裹在这露珠里 。 周海以细腻的笔致凝结成的这颗晶莹剔透的露珠 , 既是为周氏家族建立的生命纪念碑 , 也是一曲深情的故乡抒情曲 。 这样的文字是有思想有温度的,也是我所喜爱和欣赏的 。
是为序 。
(来源《文艺报》)
【在一滴露珠里|评论丨阿来:生命纪念碑与故乡抒情曲】阿来1959年生于四川马尔康 。 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 ,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 。 曾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 。 主要作品有诗集《梭磨河》 , 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 , 散文《大地的阶梯》《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 , 小说《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云中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