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姥姥的田》:东北秧歌审美风格新范式

黑土地#《姥姥的田》:东北秧歌审美风格新范式
文章插图

舞蹈《姥姥的田》
《姥姥的田》:
东北秧歌审美风格新范式
陈耀辉
吉林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在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选中,由吉林省文联、吉林省舞协推荐报送的东北秧歌舞蹈作品《姥姥的田》以97.79分名列第二,荣获本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奖。
《姥姥的田》由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吉林省舞协主席王小燕、长春人文学院音乐舞蹈戏剧学院舞蹈系主任张万励、青年编导王艺萌共同编导,由长春人文学院排演。该作品厚植于黑土文化,演绎了人与土地之间的亲密关系,着重强调了生命间的沟通与感悟,运用东北地域文化成功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是继2020年舞剧《红旗》问鼎“荷花奖”之后,吉林省舞蹈界获得的又一殊荣。
黑土地#《姥姥的田》:东北秧歌审美风格新范式
文章插图

舞蹈《姥姥的田》
黑土地流淌出的生命诗意
东北秧歌最初源于古代人们插秧播种的农业劳动与祈求风调雨顺的祭祀活动,它的源起、流变与农耕文化息息相关。亘古以来,东北地区高天厚土,幅员辽阔,江河滋灌,沃野千里。春树如烟,夏花似火,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春种夏耘,秋收冬藏,与天地相俯仰,与四时相休戚,歌其事,乐其成,舞蹈之于东北人民,可谓源远流长,传布极广。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祝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也因此蕴蓄了对土地崇拜、依恋与关怀的深厚感情。而这种对黑土地的缤纷情丝,也织就了东北秧歌特有的审美标准与文化内涵的灿烂华章。
东北秧歌作品《姥姥的田》着眼人与自然的宏大主题,打破了以往东北秧歌常见的戏谑调笑、诙谐情趣等民间旨趣为审美品格的局限,它以吉林地区独有的东北“袖头秧歌”为素材,缘事生情,望形取意,充分阐释了民间舞蹈重要的地域文化符号属性。运用现代手法,将源于冬天寒冷缩手而舞的袖头秧歌,进行了巧妙的加工创造,整部作品因此流转着新时代开拓性思维的光华。
“冻土地”是东北地区的特有现象,冬季漫长,大雪纷飞,环境的艰苦更磨炼了人的意志心性,也更充分地展现出东北人的坚韧、豪迈,以及对苍天大地那份独有的热忱。服装道具以红、绿、黄三色为主调,强调色彩的饱和度,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极符合东北秧歌明艳、热烈的特点。它不似江南水乡的水墨淡雅,不比中原腹地的雍容华贵,却有着专属于这片黑土地的热辣滚烫、大气奔放与执着勇敢,这是东北地域审美最贴切的表达。
东北秧歌的审美风韵往往体现在女性角色上,《姥姥的田》创新性地使用了道具“绢帽”,通过风格化动作与道具运用,跳脱了个人情绪的浅显,将舞蹈情绪升华成人与土地之间“耕耘—养育—反哺”的深厚情感以及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因此增强了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在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追求、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希望之中,完成了对东北女性角色的典型形象塑造。
时光匆匆、四季往复,东北稻谷的拟人化形象,以其自然生命的周而复始,映衬出姥姥命运的起伏跌宕。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田地、禾苗,皆有灵性,作品以舞蹈的韵律、生命的节奏,构建了天地万物和谐共生的意境空间,彰显出黑土地上流动的生命诗意之美。
劳动人民养育的舞蹈精灵
《姥姥的田》化繁就简,用质朴的肢体语言,将深藏于生活之下的真实提炼出来,又将真实的情感体验外化于动作神情,并以此感染观众,为舞蹈赋予灵魂和艺术张力。王小燕是公认的“用眼睛跳舞”的舞蹈家,“姥姥”同样目光如水、顾盼传神,将最火热的生活,最真实的情感,通过潋滟的眼波带给观众心灵的震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