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从“观”“照”思考真正的入定状态

【 状态#从“观”“照”思考真正的入定状态】大家普遍都知道出自“心经”里面两个词语:“观自在…”、“…照见五蕴皆空”。那么里面的“观”字和“照”字,两者又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在,“观”,即看见,看见就是因缘的体验情况反应;“照”,照见,照见则是心性的本体综合记忆。前者被动,后者主动。
状态#从“观”“照”思考真正的入定状态
文章插图

如果从现代生理学说明,我们眼睛单纯的“观”,只能摄取光线并没有成像的能力。科学上是由大脑将眼睛摄取的光信号才能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大脑皮层神经传递在脑中松果体区域,转为光信号呈现出图像。实际上,眼睛本身不能直接成像。所以芸芸众生所说看到,只是意识与眼睛,结合大脑信号与心灵记忆的东西。
状态#从“观”“照”思考真正的入定状态
文章插图

心灵记忆这东西,需要“观想”。所以我们向内才能见身心“五蕴皆空”。其实任何芸芸众生体验后记忆衍生,一旦形成储存就会形成习性。习性具惯性特质将凝固成体验风格。有了自我感知愿望还有心愿思虑,当然构成我们所说的每个芸芸众生”灵魂“体系。思考我们的记忆形成过程,从#禅定#看修“心”,永远离不开无念即解脱思路,只不过,面面俱到是“空”有,随意不理是“空”无。面对空性的“有”与“无”问题,就是面对我们意识而言!一心对一境,既客观也主观。因为意识框架对应世界形态;改变了意识框架,世界形态相应就改变了。
状态#从“观”“照”思考真正的入定状态
文章插图

其实入定的机制就是这样,对这个世界的经验意识不运作表现,就好比让电脑进入待机状态一样。对这个世界的经验意识停的那一瞬间,就叫定。所以我们禅定中,修定不能胡思乱想。你一思一想,都是让经验意识运作。一运作,就离不开这个自我。如果把这个世界的芸芸众生,想象成千千万万个电脑。我们的经验意识按下暂停键,入定以后,就很难不被境界所转,心灵的境界里有无量世界,即在心里,也在心外。为什么不在其内不在其外呢?《金刚经》答:一切法不可执著,佛说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如来,无有所来,无有所去。所以我们#禅定#中不要执著,不要起分别心!心灵解脱轮回,与做善缘关系不大,因果非一世形成和必报,过去多世与我们并无关联,未来多世也一样。
状态#从“观”“照”思考真正的入定状态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