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夜!苏轼这六首词,写尽一个人一生各种滋味,值得反复品味




【 明月夜!苏轼这六首词,写尽一个人一生各种滋味,值得反复品味】明月夜!苏轼这六首词,写尽一个人一生各种滋味,值得反复品味
文章插图

来源:京博国学(ID:jingboguoxue)
无论行至何处,他都是潇洒不羁的苏东坡。
看破人生路,万事转头空
《西江月·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赏评:这首词是苏轼为缅怀恩师欧阳修所作的,但并非全篇都是缅人。
此词的上阕讲的是苏轼在平山堂看到恩师的词作手迹而心生感慨,其中“半生弹指声中”道尽了时光荏苒,岁月蹉跎。
苏轼写这首词时已经历尽官场上的坎坷,而这些坎坷全都写进了弹指声中。
下阕将此词的思想又拔高了一个层次。“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这句已经带上了佛家的色空观念。
都说万事转头空,但你又怎么确定未转头时看到的不是梦呢?或许这句话看起来有些悲观,但其实不然。
苏轼这样一个面对官场的诸多挫折都能乐观对待的人,怎么会劝人消极呢?
这句词中的“空”和“梦”其实都在教我们看破和看淡,坦然面对挫折,笑看自己的人生。
直面人生风雨,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评:这首词也带有典型的苏轼风格。
此词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小序中写道苏轼与朋友们出游,忽然天降大雨,朋友们都十分狼狈,而苏轼却浑然不觉。
此词看似是在写生活中的出游琐事,但其中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上阕中的“莫听”“何妨”“谁怕”和“任”都表达了苏轼对于人生中的风雨和“穿林打叶声”的旷达心境。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表达了他现在虽然身无长物但仍然有对理想的渴望。
下阕写的是雨停之时的景象,同时也向我们表达了词人心中的希望。“春风吹酒醒”“斜照却相迎”和最后的“也无风雨也无晴”都是作者对以后生活的乐观豁达的表现。



明月夜!苏轼这六首词,写尽一个人一生各种滋味,值得反复品味
文章插图

《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赏评:此词是为友人钱穆父辞行而作,钱穆父作为苏轼的挚友,虽不经常见面,但情谊深长。
上阕写与穆父久别重逢的欣喜和对于友人高风亮节的欣赏。
同时“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也是苏轼自己一生的写照,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
下阕写送别友人的场景,但不像其他送别诗中贯彻悲情,苏轼在此词中的“尊前不用翠眉颦”借离宴中的舞女将送别的悲伤一扫而空。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一句更是展望未来,把人生比作旅行,颇有浪漫主义色彩。
婉转深沉皆浮云,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