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题材纪录电影渐成热潮

“天工开画卷 , 苏作耀古今” , 1月8日 , 非遗题材纪录电影《天工苏作》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举行特别放映活动 , 吸引了近500名观众前去观影 。 放映活动现场特别设置了15台缂丝机 , 在影片放映和主创与观众交流后 , 来自苏州的缂丝师现场指导观众实操体验 , 感受苏州传统缂丝工艺的精妙和苏作传统文化的精彩 。 观看非遗题材纪录电影与体验非遗手工技艺的新鲜融合 , 让现场观众为非遗文化所深深折服 。

近年来 , 越来越多创作者把创作视野投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从而涌现出一大批制作精良、格调高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佳作 , 而非遗类纪录电影成为其中一股活跃的力量 。
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影像支撑
当下 , 非遗题材纪录电影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展现出中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收集和留存了大量珍贵的技术细节、工艺流程和传承故事 , 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影像支撑 。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剧集版在互联网走红 , 成为纪录片中少有的“现象级”作品 , 让更多年轻人将目光投进故宫博物院 , 注意到并喜爱上了中国传统文化 。 随后 , 纪录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在观众的强烈呼声中推出 , 该片以时间为主轴 , 用崭新的故事线和平实的视角 , 讲述文物修复师的别样人生 。 纪录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破圈 , 掀起了一股创作热潮 , 更多展示非遗技艺、讲述匠人故事、弘扬中华文明的纪录电影纷至沓来 。
纪录电影《璀璨薪火》侧重于展现中国非遗传承人群像 。 影片一共拍摄了国内近150位非遗传承人 , 从柴米油盐到金银铜铁 , 抑或文房四宝 , 镜头里既承载着千百年技艺传承的深沉厚重 , 也散发着日常生活的平静旷达 。
纪录电影《天工苏作》便是立足于苏州的传统工艺门类 , 从中撷取灯彩、核雕、宋锦、明式家具等9项具有典型意义的苏作手艺 , 讲述12位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匠心故事 。 影片用细腻的镜头语言 , 将多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桑蚕丝织、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的工艺特点一一呈现 , 细致展示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匠心之巧、工艺之美 , 亦传递出手艺所包含的讲究、哲思和温度 。
不管是修文物、绣锦缎 , 还是雕玉器、奏古琴 , 抑或是在斑斓的油彩面孔之下演绎古今传奇 , 纪录电影以生动、精彩和平实的叙事 , 将这些沉淀着时光印记的古老文化细腻镌刻于声画之中 。
成为新时代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
非遗题材纪录电影所长之处 , 不仅在于用细腻的镜头语言展示一件件巧夺天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更在于通过传艺之“人”的故事 , 折射当代中国人的处世态度和价值观念 , 体现新时代的中国工匠精神 。
【传承|非遗题材纪录电影渐成热潮】《天工苏作》中的灯彩传承人汪筱文年逾七十仍旧醉心创作 , 他说:“世界上的灯只有两种 , 给人家的挂在外面 , 亮了还是要灭;给自己的放在心里 , 始终亮在那里 。 ”尽管年事已高的他不再适合过于精细的工作 , 可是一做起苏灯 , 汪筱文仿佛热血少年 , “我还是想搏一搏 , 起码让孩子们看看真正的苏灯匠人是什么样子 , 极致的苏灯是什么样子” 。 “择一事 , 终一生”的匠心故事令人动容 , 而更让观众感到震撼和共鸣的是不断攀登、寻求超越的人生理想 。 在坚守中打造精品 , 于沉默中孕育匠心 , 影片饱蘸情感的笔墨 , 书写了他们平淡又非凡的非遗人生 。
在非遗题材纪录电影中 , 不仅有人与艺的“厮磨纠缠” , 更有人与人的牵手和传承 。 师徒传承一直是非遗保护和发展的题中要义 。 从选择、培养到出师 , 是一个漫长而又坚实的过程 , 从中能够折射出许多的酸甜苦辣的人生故事和起落舍得的人生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