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苏轼一首最落寞的词,仅四句便写出世间最深的孤独,被传颂千年

引言
提起宋朝文人,蜚声天下的并不在少数,一如欧阳修、王安石、李清照等等。但若说要选择一位最有代表性的宋朝文人,那么苏轼恐怕会当仁不让。
人生履历上,苏轼少年得志,年仅21岁便进士及第,更是很得欧阳修赏识,欧阳修直言“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彼时的苏轼也极其“自负”,自夸到“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欧阳修$苏轼一首最落寞的词,仅四句便写出世间最深的孤独,被传颂千年
文章插图

然而是命运作弄,亦是性格使然,在他的几十载仕宦之中,苏轼有的却是贬谪、贬谪、再被贬谪,几乎一生都在被贬谪的路上,贬谪之地最远甚至在今天的海南,而乌台诗案之中他更是险些丧命。可纵使如此,苏轼有的却是超脱物外、豪迈不羁。这样的一个苏轼,又怎么会不让人喜欢呢?更遑论苏轼还是一个全才,无论是在散文、诗词,还是书法、绘画上都有着首屈一指的地位,他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宋代书法四大家“苏黄米蔡”之首,在画作上他的画更是奠定了文人画的基础。
不过,就算是再豪迈不羁,人也总会有突然间倍感失落的那刻。这种落寞、孤独,既是对这一时一刻的感触,又是对自我人生旅途的感慨。在苏轼被贬谪黄州之时,他便曾写下了一首落寞之词,词中一反苏轼词的豪迈,全词只有短短四句,但却堪称是苏轼最为落寞的词。它就是《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欧阳修$苏轼一首最落寞的词,仅四句便写出世间最深的孤独,被传颂千年
文章插图

那年,43岁的苏轼险些丢了性命1079年,苏轼43岁,这一年,苏轼被调任湖州知州。辗转地方多年,当年的“致君尧舜,此事何难?”豪言壮语却犹如耳光一样,无情地击打在苏轼的脸上,他心中显然有着不满的。于是,在例行公事的谢表上,他抱怨着“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
在现在看来这不过是一件微末小事而已,但对于政治对手而言却是极好的打击机会。藉由此新党人员纷纷上书指其“妄自尊大”、“衔怨怀怒”、“包藏祸心”,而在众人不断地从苏轼诗词之中找到一些讥讽之句后,乌台诗案就这样发生了。
苏轼就这样仅仅做了三个月知州就被押解到了京师,随即下狱等待审判。对于苏轼而言,乌台诗案可以说是九死一生,最终在王安石的谏言、自己弟弟苏辙的舍弃官职相护、一众元老的上书以及宋朝不杀士大夫的国策之下,苏轼被从轻发落,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欧阳修$苏轼一首最落寞的词,仅四句便写出世间最深的孤独,被传颂千年
文章插图

这样的打击对于苏轼而言,无疑是重大的。而在黄州的时间,也是苏轼 一生中最为彷徨孤苦的时刻。就这样,在这里苏轼写下了《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篇。我也会孤独、苦闷!
而这首《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也是这时的作品。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欧阳修$苏轼一首最落寞的词,仅四句便写出世间最深的孤独,被传颂千年
文章插图

这首词之中,首句便通过“缺月”“疏桐”等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弯月挂在疏落的梧桐之上,夜阑人静,漏壶之中的水也早已经没有了。第二句则又加深了这种凄凉之感,在静谧的环境之中,“我”却是夜深而不思眠。至于原因,自然是愁思所致,这也让孤独的形象具体化了。而在下阙之中,作者的功力毕现。起笔就写了自己内心的孤独,那种孤独却无人能了解苦闷也跃然纸上。最后一句,则以象征的手法以孤鸿自比,字面上尽是诗人对于孤鸿不断在寒冷树枝中逡巡,却不肯栖息,最终只能落在清冷沙洲之上的经历同情,但事实上在历经诸多波折之后,这“孤鸿”又何尝不是苏轼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