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句|《敕勒歌》的译笔

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中 , 收有一首人们熟悉的诗作:《敕勒歌》 。 该诗句子虽不长 , 可描绘出一幅难得生动的草原景象:“敕勒川 , 阴山下 。 天似穹庐 , 笼盖四野 。 天苍苍 , 野茫茫 。 风吹草低见牛羊 。 ”内地人们向往草原 , 这首诗发挥了很大作用 。 尽管我们去游览时 , 很多地方很难见到如此天地宏阔的场景 , 可其中的精彩诗句 , 还是引发、撩拨起我们内心的美好想象 。
查文史大家余冠英的注释 , 所谓“敕勒” , 是种族名 。 敕勒族在北齐时期居留在朔州(今山西北部)一带 。 这是北齐斛律金所唱的“敕勒”民歌 。 既然是少数民族民歌 , 为何成了一首汉族的诗作呢?对此 , 钱锺书在《管锥编》中有所论及 , 且对我们进一步理解该诗 , 有相当作用 。 钱锺书首先引述了《乐府广题》中的解释:“歌本鲜卑语 , 译作齐言 。 故句长短不等 。 ”显然 , 这是一首翻译作品 。 那么 , 翻译水准如何?钱锺书有评价:“字句固参差不齐 , 而押韵转韵 , 口吻调利 , 已勿失为汉人诗歌体 。 ”尽管字句长短不一 , 可押韵转韵熟练 , 调子口气流利 , 已经符合汉人诗歌体式 。 对于翻译作品 , 这是很高的评价 。
钱锺书随即产生联想:“北朝乐府 , 相类必多 。 ”既然是翻译作品 , 那么在当时 , 类似的情况肯定不少 。 他读书广 , 马上再举出一个例子:“如《折杨柳歌辞》之四:‘遥看孟津河 , 杨柳郁婆娑 。 我是虏家儿 , 不解汉儿歌’ 。 ”此“歌辞”下 , 余冠英注释:“‘孟津’地名 , 今名河阳渡 , 在河南省孟县南 。 ”“虏”是当时汉人对胡人的称呼 。 “虏人”“汉儿”就是“胡人”“汉人” 。 由这后面两句 , 钱锺书认为:“其为译笔 , 不啻自道 。 ”前面两句 , 是典型的汉人诗歌句子;尤其“杨柳郁婆娑” , 杨柳婆娑姿态间 , 用一“郁” , 有浓郁意 , 亦含忧郁味道 。 由此可见 , 翻译者的汉语造诣甚高 。
【字句|《敕勒歌》的译笔】这两首诗为人们所知和传诵 , 与高明的翻译有极大关系 , 可惜诗后不曾留下译家姓名 , 但其中极具神韵的传译妙笔 , 让我们有理由充分感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