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苏过 苏东坡最文艺的后人

唐林/文
1月8日 , “苏轼诞辰985周年”登上了微博热搜 , 这位“宝藏”文学家永远在国人心目中占据一席之地 。 说到苏轼的传人 , 很多人知道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六学士(加上陈师道、李廌) , 有“小坡”之誉的苏轼第三子苏过却被低估 。 苏过待在父亲身边的时间最久、受到的熏陶最多 , 也是最得苏东坡神韵的后人 。 历史上 , 苏过除了是著名的孝子 , 还是苏轼三个儿子(苏迈、苏迨、苏过)中艺术成就最为突出的 , 即所谓的“苏氏三虎 , 叔党为最怒”“苏氏三虎 , 季虎最怒”(叔党、季虎均指苏过) 。 那么 , 苏过“最文艺”在什么地方呢?他的书法、绘画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润丽古劲 书法有父风
苏过(1072年—1123年) , 字叔党 , 号斜川居士 , 北宋书画家、文学家 。 苏过的书法学苏轼 , 亦师颜真卿、李北海 , 善行、草、楷书 , 润丽古劲 , 颇有父风 。 宋代魏了翁《鹤山题跋》云:“斜川侍坡翁至儋耳 , 父子相对 , 如霜松雪竹 , 坚劲不摇 , 而作诗结字 , 乃尔润丽 , 其顺裹方者乎?”北宋诗僧释惠洪《石门文字禅》也说:“叔党行草皆蝉蜕坟尘之类 , 笔法近亚乃翁(苏轼)矣 。 ”清代三大鉴赏家、书画收藏家之一的安歧评价说:“叔党书颇得家法” 。 《定州志略》云:“苏过楷书石刻在定州天宁寺壁 , 书法古劲有父风 。 ”苏轼自言:“幼子过亲书《金光明经》四卷 , 手自装治 , 送虔州重庆禅院 。 ”
时光荏苒 , 岁月如刀 , 苏过传世书法今仅存三件 , 全部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 其中 , 《赠远夫诗帖》 , 纸本 , 楷书 , 纵31.6厘米 , 横41.5厘米 。 凡7行 , 每行字数不一 , 共57字 。 释文:“赠远夫 , 眉山苏过;忠献活邦国名与崧岱尊凄凉 , 几年后赠印王其门 , 远夫天下士秀气钟玙璠从来;万夫杰不产三家村;公其徃继之要使风流存 。 ”笔法雄健 , 结字端庄 , 用笔略厚于苏轼《祭黄几道文》 , 与早几年的《前赤壁赋》较近 , 颇得苏轼书法之精妙 。
《疏奉言论帖》 , 又名《贻孙帖》 , 纸本 , 行书 , 纵27.2厘米 , 横34厘米 。 释文:“过叩头:稍疏奉言论 , 倾仰增剧 , 晚来起居何如?适有人惠庐山茶 , 辄分二器 , 不知可啜否 , 并建茗一二品 , 漫纳去 , 不罪浼渎 , 不一 。 过叩头上贻孙仙尉阁下 。 十七日 。 告借一曰直句木匠严九者 , 欲令作少生活 , 明早至幸甚 。 幸甚 。 ”较《赠远夫诗帖》 , 此帖笔法更加老到 , 神采飞扬 , 骨力劲健 , 甚得父风 。 《试后四诗帖》 , 纸本 , 行书 , 纵28.7厘米 , 横46.5厘米 。 画家、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评此帖书法稍有颓拙之笔 。
竹石图比肩文同
苏过长于绘画 , 尤其擅长画怪石丛藤 , “善画竹石、山水 , 尤以焦墨作画称奇 。 ”“善墨戏 , 作怪石丛筱 , 咄咄逼翁 。 间能兰蕙、山水 。 ”邓椿的《画继》、罗元黼的《蜀画史稿》等均有载 。
苏东坡曾作《题过所画枯木竹石三首》 , 其一云:“老可能为竹写真 , 小坡今与石传神 。 山僧自觉菩提长 , 心境都将付卧轮 。 ”诗中前两句 , 苏轼将儿子苏过与善作墨竹的文同(老可)相提并论 , 赞赏一个写真 , 一个传神 , 表明苏过继承了他的作画风格 , 绘画不求形似 , 而追求意境、神似 , 讲究自我表现 。
苏过的绘画还获得了其他名家的赞誉 。 黄庭坚《题苏叔党竹石》云:“此竹石叔党所作 , 虽欲岑绝枯槁而终有少年气味 。 枯折竹亦奇笔 , 不易及也 。 叔党他日当为今代王摩诘尔 。 ”称赞苏过是当代王维 。 元代大画家柯九思《题苏叔党竹石图》云:“别墅促煎茶 , 溪边路不赊 。 蓝桥曾种玉 , 春笋出仙家 。 ”元代文学家、书法家袁伯长《青容集》载《跋叔党竹石牧牛图》云:“小坡竹石 , 绰有父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