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湖集|千年打卡胜地丨平生中兴碑 梦入紫翠屏——张孝祥永州打卡记( 三 )


绍兴三十年(1160年) , 越来越多的人为张孝祥讲好话 。 高宗心想:也许当年的状元郎张孝祥真有几分本事的 , 不如让他做自己的秘书试试看 。 于是 , 下旨将二十八岁的张孝祥升任为中书舍人 , 成为皇帝的私人秘书 。 张孝祥开始平步青云 , 却又遭来秦桧党羽的嫉妒 , 其中一个叫汪澈的 , 曾与他共事 , 站出来说他“奸不在卢杞之下” , 凭一纸弹劾 , 使其丢官外任 。
罢官以后 , 张孝祥回芜湖赋闲两年半 。 在此期间 , 金主完颜亮率兵南下 。 张孝祥心系国家安危 , 致书李显忠、王权等大将 , 据陈战略 , 并积极出谋划策 。
完颜亮被部下叛将杀了之后 , 边境局势相对的稳定 。 张孝祥赴建康 , 拜谒南宋主战重臣张浚 。 席上 , 张孝祥赋《六州歌头》词 , 慷慨激愤 , 其爱国拳拳之心可鉴 。 末句“闻道中原遗老 , 常南望、羽葆霓旌 。 使行人到此 , 忠愤气填膺 , 有泪如倾 。 ” , 尤令人心灵共鸣 。
按道理这事原本无可厚非 , 但却犯了一大忌:张孝祥之前经常出入主和派宰相汤思退的门第 , 现在又跟主战派宰相张浚关系密切 , 好像变成了墙头草 , 没有自己的立场 。
其实 , 张孝祥一直就是主战的 , 爱国的 。
隆兴二年(1164年) , 由于张浚极力推荐 , 张孝祥升迁为中书舍人 , 迁直学士院兼都督府参赞军事 , 领建康留守 。 张浚当年八月去世后 , 没了后台的张孝祥一下子被掀翻 , 罢知建康府 , 主战派完全失败 。
乾道元年至乾道二年(1165—1166年) , 张孝祥复官 , 知静江府 。 也就在这期间 , 他乘船途经浯溪 , 登岸游览 , 正式打卡永州 。

静江府治所在今广西桂林市 。 张孝祥赴任静江府 , 祁阳浯溪是必经之地 。 颜真卿书丹的《大唐中兴颂》是后世书法家顶礼膜拜的对象 。 而张孝祥的书法在南宋的知名度颇高 , 与蒋宣卿、吴傅朋、姜尧章、范成大等人齐名 。 他曾下功夫钻研过书法 , 甚至做梦都梦见颜真卿的《大唐中兴颂》 。 此刻 , 赴静江任职 , 船过浯溪 , 尽管是晚上 , 但也不会错过拜谒这方著名摩崖石刻的机会 。
站在巉岩前 , 借着皎洁的月光 , 望着那驰誉天下、略显斑驳的著名碑刻 , 想起“安史之乱”给大唐带来的深深创伤 , 还有元结和颜真卿两人的爱国热情 , 联想到“靖康之变”给大宋带来的灾难 , 还有自己眼下所处的时代以及国家所面临的形势 , 张孝祥心里感慨万千 。 他感觉到自己的心跟元颜两人的心是那样的邻近 , 感到历史轮回又是那样的相似 。
时值七夕 , 这原本是夫妻团圆的时刻 , 张孝祥想到不少家庭因为战争而妻离子散 , 禁不住心潮澎湃 , 于是写下《读中兴碑》诗一首:
绣绷儿啼思塞酥 , 重牀燎香薰防芜 。
阿环锦韈无寻处 , 一夜惊眠摇帐柱 。
朔方天子神为谋 , 三郎归来长庆楼 。
楼前拜舞作竒祟 , 中兴之功不赎罪 。
日光玉防十丈碑 , 蛟龙蟠拏与天齐 。
北望神臯双泪落 , 秪今何人老文学 。
在张孝祥看来 , 高宗赵构即位之初 , 还起用了一些抗战派将领 。 但他此举的目的不是力图北进收复中原 , 而是讨好金人 。 南迁后建都临安(今杭州) , 高宗“直把杭州作汴州” , 只知道向金纳贡称臣 , 苟且偷安 , 就算表面上呈现出所谓的“中兴”之貌 , 但也“功不赎罪” 。
告别浯溪 , 继续逆流往南 , 速度很慢 , 如同张孝祥沉重的心情 。
第二天上午 , 张孝祥发现永州之野有一个特殊的景象:就是老百姓以筒车车水灌田 。 他叫船夫停泊下来 , 上岸就近观察之后 , 心想:这样的筒车很科学 , 可以减轻老百姓不少负担 , 自己去到静江之后 , 应该鼓励当地百姓学习永州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