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追溯进学之路上点滴旧事,葛晓音学术随笔《进学丛谈》出版

近日 , 北京大学教授葛晓音的学术随笔集《进学丛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 该书收录五十篇篇引人细读、唤起共鸣的学术文章 , 其中对林庚、聂石樵、周先慎、王瑶等老一辈学者的回忆尤其于思考学术进阶多有助益 。
点滴|追溯进学之路上点滴旧事,葛晓音学术随笔《进学丛谈》出版
文章图片

葛晓音 , 1989年起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 曾任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即研究生院)人文社会系教授 , 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 。 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博雅荣休教授 , 国学院博士生导师 。 主要著作有《八代诗史》《汉唐文学的嬗变》《唐宋散文》《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唐诗宋词十五讲》《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唐诗流变论要》《杜诗艺术与辨体》等等 。
葛晓音教授是林庚先生的得意弟子 。 《进学丛谈》一书共五辑五十篇 , 葛晓音教授用“杏坛探颐”“师友遗影”“书刊因缘”“新著撷英”“潮头点滴”等五辑在追溯进学之路上的点滴时怀人忆事 , 如对林庚、程千帆、陈贻焮等先生的回忆 , 良多感怀;亦在追忆不同人生阶段对进学之道的感悟时提点后人 , 颇多启发 。 此书可谓葛晓音教授“朝花夕拾”之作 , 文字朴实 , 感情真挚 。
试读章节:
作者/葛晓音
黄昏时分 , 远处又传来了悠扬的钟声 。 我放下笔 , 静静地听着 。 “客心洗流水 , 遗响入霜钟” , 客居东京 , 每天都能在下午五点听到报时的钟声 , 才悟出唐人为什么如此喜爱暮钟 。 这宇宙间的韵律 , 能洗净世俗的尘滓 , 将人带进安宁恬适的心境 。 遥望西天 , 我的神思随钟声飞往彼岸 。 在那夕阳西下的地方 , 在北大燕南园林庚先生的书斋里 , 曾有多少个黄昏 , 我与先生隔着一张古旧的书桌 , 对坐清谈 。 斜晖透过疏林 , 照进窗棂 。 竹影摇曳 , 虚室生白 , 这是北大生活中最美好的境界 。
学生时代徘徊在学术门墙之外的时候 , 仰望学界名流 , 几乎个个背后都有神圣的光环 。 待到自己跨进大门以后 , 才知道里面并不是理想的乐园 。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影响 , 加上“官本位”的社会风气 , 使中国当代学者难以安心于学业 。 十年寒窗苦读 , 所搏取的往往是学术以外的目标 。 社会评价学者的标准不是学识的多少 , 而是职位的高低 。 多年来看够了新儒林的闹剧和悲剧 , 有时觉得在尘世的纷纭扰攘之中 , 几乎找不到一方可以安顿心灵的净土 。 只有走进林庚先生的书房 , 心里才觉得充实宁静 。
凡是见过林庚先生的人 , 都说他仙风道骨 , 从里到外透出一股清气 。 他确是远离尘嚣的 , 他的超然似乎是因为无须介入世俗的纷争 。 每当我把烦恼和牢骚带进他的书斋时 , 他总是微笑着说:“到我这里来吧!我这里是一片净土 。 ”他看待世事自有一种居高临下的眼光 , 我以前总以为这是他的资历和名望使然 。 但相处日久 , 才渐渐明白这其实是他的诗人气质决定的 。 林先生论唐诗以“盛唐气象”和“少年精神”的观点著称于世 。 熟悉他的为人 , 才能体会这论点其实正出于他对诗的本质的理解 , 也是他本人精神面貌的写照 。 我的导师陈贻焮先生曾说:“人生犹如战场 , 只有少年和老年不必参与 。 所以我喜欢孩子和老人 。 ”林先生的清高并非因为他是得道的老人 , 而恰恰是因为他到老都始终保持少年的精神 。
我上大学的时候 , 林先生已经五十多岁 , 但仍不失青年时代的风采 。 他上课时总是衣着整洁 , 神情严肃而高傲 , 学生对他十分敬畏 。 但1964年时极左思潮已席卷首都 , 一些革命同学从林先生的授课内容里嗅出“资产阶级的气味” , 开始发起对他的批判 , 并要我这个“课代表”转达 。 林先生接到批评意见后 , 一言不发 。 在下一堂课上 , 将恩格斯《反杜林论》里的一段话抄了整整一黑板 , 作为回答 。 现在想起来 , 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 , 有这样的傲骨 , 是要承受很大压力的 。 当时有多少学者在这种压力下“修正”了自己的学术观点 。 但林先生认为正确的意见就要坚持 , 对于外界会怎样看他几乎是不屑一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