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盘夫》 金采风 饰 严兰贞
◎解三酲
戏迷们还没从“张三梦”张继青去世的打击中平复心情,又惊闻越剧金派创始人金采风病逝的消息,2022年三九的北风真是分外凛冽无情 。
1980年代,赵景深等戏曲研究者曾在观摩金采风《彩楼记》的演出后比较刘月娥和《烂柯山》中的崔氏,认为二者都是寒窑里的青春少妇,用京剧来定行当则是青衣、花衫兼有,动作幅度都比较大,性格张扬,因此对金采风尝试扮演崔氏寄以厚望 。金采风在辗转得知这一评价后,表示更愿意继续加工曾演过的角色,何况《痴梦》《逼休》,张继青、梁谷音已经演出名了,自己何必去抢饭吃 。
这个回答坦荡谦虚,不争不抢,确实是她的特色,就连她博得大名的《盘夫》,也是1953年北京汇演,上级临时指派,金采风几天之内“钻锅”学来的 。开场锣鼓响起,金采风还在迟疑,袁雪芬一把把她推出了九龙口,才有了后来的“活兰贞” 。而当时台下坐着的,正是一直心系文艺工作的周总理 。
不同于比她年长约十岁的越剧第一代流派创始人袁雪芬、范瑞娟,金采风是个女中学生,没坐过科,1946年“社会招考”才考入二人领衔的雪声剧团 。当时雪声剧团已经开始大量排演新戏,学员只能在幕边看着学、偷着学,金采风一开始定的行当是小生,如《盘夫》这样的骨子老戏,自然没学过 。谁能想到,十几年后,这个高高瘦瘦的小姑娘演活了那些传统戏里需要包大头的闺阁小姐,一唱二做三水袖,一点点学过来、悟出门道,演出了一份自己的刚强来 。
1949年以前,上海的“小电台”四面开花,是戏曲艺术传播的重要媒介,名演员在现场演出之余跑电台也能为新戏招徕观众 。老师们是成名之后上电台,金采风则是先上电台后成名,她嗓子宽亮,生旦各流派都学得以假乱真,听众们先注意到了电波里的金采风,才留意到舞台上的金采风,纷纷给剧团写信建议她改唱花旦 。加之名角歇夏、病休,各种机缘凑在一起,1950年前后,花旦金采风、吕瑞英,小生丁赛君就作为东山越艺社的“三鼎甲”,逐渐为观众所熟悉,各自的风格也初露峥嵘 。
【中国戏曲|金采风:莫愁玉女峰头冷】熟悉越剧的观众都知道,金采风的唱腔主要师承袁雪芬 。听她和丁赛君1956年静场录音《庵堂相会》,此时两人都未满三十,气力十足,金采风的唱又糯又弹,四工调乍听全是“袁味儿”,仔细听又有更早的“越剧皇后”施银花的影子在,鼻音运用已颇为娴熟 。“十七年”戏曲演出蓬勃兴旺,戏曲演员的成长也是飞速 。等到1962年拍摄电影《红楼梦》,金采风饰演王熙凤,角色重要,戏份却并不多 。一段初见黛玉的“昨日楼头喜鹊噪”,旋律基本保持在中音区,“膝前的外孙女”“要吃要用”几句频繁使用大幅度下滑音,明快欢脱,金派唱腔已臻成熟,一曲就勾画出了王熙凤的“里面尖来外面光” 。
而同年拍摄的电影《碧玉簪》则让金采风塑造的又一闺秀誉满海内 。“三盖衣”大段尺调中高密度的颤音、哭音,展现了李秀英对丈夫的爱恨交织,又委屈又不舍,婉转动人,难怪在香港演出时被誉为“神秀英”,1980年再次赴港时还为观众挂肚牵肠,要贴演《送凤冠》以飨热情 。电影虽然能接触更大范围的受众,可惜镜头剪切在一定意义上消解了这一段繁复唱做中精心设计的舞台调度,当年演出的风貌只能通过实况录音中的笑声与掌声追想一二 。
- 双年展|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开幕,涵盖奥运及抗疫精神
- 梅花三弄!「马健」|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中国农村&绝对硬实力,火遍全球的油画作品,承载了一代人的深刻记忆,张张感人至深~
- 舞会#老外所认为的“中国风”,是真的丑
- 中国|K空间成立15周年:2022年首展“寅纪元”揭幕
- 师父|90年代放弃20万年薪专职钓鱼,“中国钓王”邓刚,现在怎么样了?
- 工业化#中国传统手工艺:1两木屑能换1两金子,却没人肯学面临失传
- 在位$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在位长达66年,活到103岁,名字耳熟
- 潘闻丞|潘闻丞:中国画中西融合大师,作品成交价破千万
- 青瓦|透过中国古代建筑,品味经久不衰的“青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