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币|古代拿贝壳当钱使,渔民岂不是发了?

这是潜水游世界第9185次分享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博物(ID:bowuzazhi) 。
作者:王永生 李小隼
年底了 , 是时候备点年货带回家了 。 电子支付方式使我们摸不到钱 , 买来买去也不觉得花钱多 , 可再一转眼 , 哎?余额怎么嗖嗖地往下掉?
贝币|古代拿贝壳当钱使,渔民岂不是发了?
本文图片

在电子支付盛行的今天 , 许多学者却始终坚持现金的不可替代 。 货币这种东西将何去何从 , 我们不妨追本溯源 , 用“博物”的眼光看看钱的前世今生 。
要知道 , 世界上最早发明使用金属货币、纸币的都是中国人 。 今天 , 咱们就来看看中国最早的货币 。
脱颖而出的海贝
在很久很久以前……早在城市、青铜、文字这些文明的曙光出现以前 , “交换”就早已诞生了 。
最开始肯定是以物易物 , 各取所需 。 但每个人的需求可能不同:比如有人想用皮毛去换粮食 , 但有粮食的人需要麻布 , 而麻布富余的人可能想要吃鱼……这就不好办了 。
贝币|古代拿贝壳当钱使,渔民岂不是发了?
本文图片

打架不好 , 特别不好
于是 , 先民们开始寻找大家都愿意接受的物品作为交换媒介 , 这就是“一般等价物” 。
在中国历史上 , 曾被当作一般等价物的东西有很多:米粟、禽畜、布帛、皮革、农具、龟壳、蚌珠、动物齿角等等 。 经过漫长的抉择淘汰 , 最终脱颖而出的是——
海贝!
贝币|古代拿贝壳当钱使,渔民岂不是发了?
本文图片

海贝
海贝的个数 , 成为了衡量几乎所有货物的尺度——在经济学中 , 这种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 就称作货币 。 有了货币 , 交换就正式成为“买卖” 。
为什么用海贝?
在远古时代 , 海贝的价值跟今天不可同日而语 。 首先它很漂亮 , 是人人喜爱的装饰品 。 对多数先民而言 , 海贝很可能还附加了魔法属性——因形态契合生殖崇拜而成为丰饶多产、驱凶辟邪的护身符、吉祥物 。
贝币|古代拿贝壳当钱使,渔民岂不是发了?
本文图片

非洲肯尼亚基库尤人的传统服饰中 , 会使用贝壳作为装饰 。 图片来源:wiki
其次 , 它们个头不大 , 轻便易携 , 且坚固耐用 , 不易磨损 。
此外 , 它们的稀有度正合适:也就是相当珍稀 , 难以信手拈来;但也不能太少 , 数量不足就没法流通 。
那你可能会问了 , 海滩上的贝壳不是一大把吗?住在海边的人岂不是发了?
贝币|古代拿贝壳当钱使,渔民岂不是发了?
本文图片

那你就错了 , 大海里的贝壳种类虽然多 , 但基于上述条件 , 能选作货币的却相当有限 。 据考古发现 , 先民将眼光主要锁定在腹足纲(单壳 , 常称为螺)的宝螺科成员 , 其中以“货贝”最为常见 。
贝币|古代拿贝壳当钱使,渔民岂不是发了?
本文图片

活着的货贝(黄宝螺)
图片来源:inaturalist.org
现代生物分类中 , 货贝是个属 , 古遗址出土的贝币 , 绝大多数都是这个属内的货贝和环纹货贝两个物种 。
二者都是小型海贝 , 成体最大不超过2.8厘米 , 大多数体长1.8~2厘米 。 它们大小相似 , 重量均等 , 方便计数——更拥有当货币的天然优势 。
贝币|古代拿贝壳当钱使,渔民岂不是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