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刘先银经典点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17)


苏轼|刘先银经典点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
文章图片

苏轼|刘先银经典点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
文章图片

剪纸: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术 , 在我国流传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 , 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 剪纸是我国的艺术瑰宝 。 剪纸艺术这一中国民间艺术瑰宝 , 至今仍然绽放着绚丽的光芒 。
中国在西汉以及东汉时代就发明了造纸术 , 以后就有了剪纸 。 剪纸是我国最普及和最具有群众基础的民间艺术 , 具有浓厚的民族民间艺术特色 。 剪纸 , 也称为“窗花” 。 在新春佳节时 , 中国百姓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 窗花不仅烘托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 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 剪纸(窗花) , 集装饰性、艺术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
刺绣:刺绣是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 。 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术 , 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的历史 。 刺绣织物主要是丝绸和丝线 。 中国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 。 在中国的传统刺绣工艺品当中 , 常常将产于江苏省的“苏绣”、湖南省的“湘绣” , 广东省的“粤绣”、四川省的“蜀绣” , 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 。
中国的刺绣工艺在秦汉时期便已达到很高水平 , 是历史上“丝绸之路”运输的重要商品之一 。 中国最为突出的刺绣是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四川的蜀绣 。 除此之外 , 还有河南开封的汴绣、浙江杭州的杭绣 。 苏绣、湘绣、粤绣、蜀绣、汴绣、杭绣 , 可以合称为“中国六大名绣” 。
黎族织锦(黎锦):黎族织锦 , 也称为“黎锦” , 是海南岛黎族的民间织锦 。 黎族织锦(黎锦)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 , 有着3000年悠久的历史 。 黎锦在春秋时期就享有盛名 , 黎锦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史书上被称为“吉贝布” , “吉贝”在黎语中就是木棉的意思 。
海南岛盛产木棉 , 心灵手巧的黎族祖先很早就发现了木棉的用处 , 就用木棉纺纱织布 。 黎族人民采用木棉花(木棉花也就是攀枝花)来织锦 。 黎锦是以棉线为主 , 麻线、丝线和金银线为辅交织而成 。 黎锦有纺、织、染、绣四大工艺 , 黎锦精细、轻软、洁白、耐用 , “黎锦光辉艳若云”就是古人对黎族织锦工艺发出的由衷赞美 。
具有3000年悠久历史、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黎族织锦(黎锦) , 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 , 其纺织技艺领先于中原1000多年 。 海南岛因黎锦而成为中国棉纺织业的发祥地 。 黎锦是中国纺织艺术的一朵奇葩 。 在黎族文化中 , 文化底蕴最深厚、历史最悠久的当属黎锦 , 极富东方神秘文化的色彩 。 黎族织锦工艺是黎族传统工艺中的奇葩 。
黎锦 , 是从天上飘下的云彩 , 黎锦 , 是织在布上的民族史诗 。 从宋代 , 黎锦都是向朝廷进贡的珍品 , 被誉为“东粤棉布之最美者 。 ”宋朝以前 , 黎族人的棉纺织技术远远领先于中原汉族 , 后来棉花逐渐由海南岛传入中国南方 , 元朝时上海人黄道婆又将黎族的纺纱、织布等技术加以改进传播到内地 , 迅速推动了长江下游棉纺业的发展 , 掀起了被海内外学者称誉的持续数百年的“棉花革命” , 使棉织品取代麻织品成为生活必需品 , 黄道婆也成为中国纺织业的始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