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刘先银经典点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

纪录东方《艺和色》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 不可胜记 ,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 乃赋《离骚》;左丘失明 , 厥有《国语》;孙子膑脚 , 《兵法》修列;不韦迁蜀 , 世传《吕览》;韩非囚秦 , 《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 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
苏轼|刘先银经典点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
文章图片
刘先银书《司马迁报仁安书》
刘先银说:每一次相遇都是不期而遇 , 人生 , 每一次的不期而遇 , 都是教会你体验世界的路径 。 母也天只 , 不谅人只 。
对于小孩子来说 , 他的老师 , 就是不期而遇的那个人 。 不期而遇的那个人 ,调动着孩子的感官 , 每一个感官是一个对外在世界的海湾 , 外在世界通过感官进入内在 , 眼睛是一个入口 , 每一个感官是一个门户 , 外在世界透过感官来遇见心灵 , 心灵往外去与世界相遇 , 世界经由感官进入滋养我的灵性 , 我的灵性往外去转化和开创新的世界 , 世界和心灵相互滋养 。
鱼说 , 你看不到我眼中的泪 , 因为我在水中 。
水说 , 我能感觉到你的泪 , 因为你在我心中 。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 , 迷失的人迷失了 , 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
对相爱的人来说 , 对方的心才是最好的房子 。
诚然 ,
不仅以我的力量为榜样 ,
而且以我的榜样为力量 。
一切都是瞬息 , 一切都将过去 。
一切过去的 , 都成泡影;
那不美满的 , 都在充盈;
一切不可言喻的 , 都在运行;
那永恒的谷神 , 都引我们攀升 。
——北京 刘先银题记
《老子》| 第二十五章 大曰逝 逝曰远 , 远曰反:天涯踏尽红尘 。 依然一笑作春温 。 仙竹空间 , 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苏轼|刘先银经典点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
文章图片
《艺和色》:豪情万丈 , 激情澎湃 , 自然天成
《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 , 天涯踏尽红尘 。 依然一笑作春温 。 无波真古井 , 有节是秋筠 。 惆怅孤帆连夜发 , 送行淡月微云 。 尊前不用翠眉颦 。 人生如逆旅 , 我亦是行人 。 “无波真古井 , 有节是秋筠” , 苏轼的这两句词借用了白居易《增元稹》里的诗句:“无波古井水 , 有节秋竹竿” 。 苏轼认为 , 钱穆父这次离开都城 , 出守越州 , 是和自己一样 , 受到谗言佞语 。 不过苏轼开心的是 , 友人和自己一样 , 都是能够保持高风亮节情操的人 。 这两句词苏轼既赞美了友人 , 也用来自勉自励 。
经文:大曰逝 , 逝曰远 , 远曰反 。 这三句经文令人惊奇 , 怎么也想象不到老子用大作为道的第二称名 , 后面大有文章 。 古代人也许无法理解老子这三句经文 , 但掌握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现代人觉得很熟悉 , 这不是宇宙在膨胀吗?我们很难跟上老子的思想 , 他看见了光明 , 我们没有 。
经文大曰逝 , 这里老子展示了道的动的形态 , 即大是至大无外 , 河上公说“高而无上 , 罗而无外 , 无不包容 , 故曰大也” 。 但不是静态的大 , 这个大是越来越大 , 好像是一个膨胀的宇宙 。
经文逝曰远 , 宇宙的边际离我们越来越远 , 是否是在加速“逃逸”?没有!老子用经文远曰反一句否定了人们的担忧 。 即使这个宇宙在膨胀 , 即使看起来像逃逸 , 但道没有离开 , 一直在返回 。
我们无法理解老子实修实证的道的伟大玄妙境界 , 这远远超出了世人的耳目 , 也远远超出了世人的浅思维 , 甚至也超出了世人的深思维 。 也许只有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头脑才能听懂老子在说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