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玉@林黛玉死后留下半本诗集,妙玉见后大吃一惊,知道好日子到头了
红楼梦续文51:林黛玉死后留下半本诗集,妙玉见后大吃一惊,知道好日子到头了。
文章插图
林黛玉死后,很多人没想到妙玉会前来祭拜。
妙玉是神仙一般的人物,性格孤僻,不愿与世俗之事之人打交道。但是她对林黛玉却特别好,妙玉能在宝钗面前说她是一个俗人,(依据:《红楼梦》第41回,林黛玉品茶之时,细问妙玉煮茶用的是什么水时,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也能偷听她和史湘云月下联诗,更能三更半夜与她一起饮茶品诗。(依据:《红楼梦》第76回,妙玉请林黛玉和史湘云到栊翠庵里品茶)。
祭拜过后,她看到了林黛玉遗物中有一本诗稿,心里大吃一惊。
文章插图
她知道林黛玉是一个有才华的女孩子。她听说过,贾政对她十分推崇,大观园里,凡是林黛玉题过的字,贾政一字不改,贾元春全都同意;她也听说过林黛玉能过目不忘,一目十行(依据:《红楼梦》第23回,林黛玉和贾宝玉读《西厢记》时,林黛玉跟宝玉说过:“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尤其是她诗词才华,更是一绝。
林黛玉写的诗,她在宝玉的扇子上看到过,她在大观园里听过别人议论过,尤其是听过她说出的“冷月葬花魂”更是心服口服,但是见她竟然写成了一本诗集,还是非常震惊。
文章插图
一个人可以写出几首成名诗,也可能一诗成名,但要写成一本诗集,绝非易事。因为一件东西,往往是孤零零的存在,但是许多品质相同的东西叠加,不仅会消除内在的孤独,还会由个体的量变演化成整体的质变。
一本诗集,是林黛玉绝世才华的堆积,是她的一生心血,更是她精神世界的凝华。想到这些,妙玉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波涛汹涌。
诗集就摆在那里,在妙玉眼里,它可能是残缺的。(依据:《红楼梦》第97回,薛宝钗出闺成大礼,林黛玉焚稿断痴情中一章中,“雪雁正拿进桌子来,看见黛玉一撂,不知何物,赶忙抢时,那纸沾火就着,如何能够少待,早已烘烘的着了。雪雁也顾不得烧手,从火里抓起来撂在地下乱踩,却已烧得所余无几了)
当然,也可能是完好无损的。林黛玉如果因病而死,就不会有焚稿断痴情的一幕。
但是无论哪种方式,诗集当中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诗句,(依据:《红楼梦》第27回,林黛玉所写《葬花吟》)都会一下击中她的内心。
文章插图
生活在花团锦簇的大观园里的林黛玉,虽然吃穿住行,都靠贾府供给,但是仍然是锦衣玉食,养尊处优,根本不会有风刀霜剑,所以这种感受绝不是她对贾府生活的悲叹。
事实上,林黛玉的这种感受来自于贾府之外。
林黛玉原名李香玉,是(康熙年间)苏州织造李煦的孙女,其父是任两淮盐课的李鼎(依据: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巡盐御史)。李煦是曹雪芹嫡亲祖母的胞弟,李曹两家感情深厚,曹雪芹和李香玉从小相伴共读。李家后被革职抄家后病故,李香玉长期寄居曹家。
这一点秘密在贾府里是公开的。
文章插图
贾宝玉和林黛玉说小耗子偷香芋的故事中,通过开玩笑点出了这一个事实。(依据:《红楼梦》第19回,小耗子笑道:“我说你们没见世面,只认得这果子是香芋,却不知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
- 贾琏&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是表妹,贾琏用亲密称呼表达亲疏,王熙凤赞同
- 林如海$贾敏为何嫁给林如海林黛玉的一个举动透露出一个特别的答案
- 体物#陆游的诗有毒?为什么林黛玉说“学诗不能学陆游”?
- 贾政$李纨对林黛玉说的玩笑话,看似无心,却是对王夫人最严重的控诉
- 李逵#水浒中为何只有他死后成神,难道因他曾斗败李逵,活捉过高俅吗
- 林黛玉@林黛玉的情商有多高?王夫人劝她远离宝玉,林妹妹的应答堪称经典
- 林家@林黛玉的奶奶,为什么不抚养她,反而把她送到外婆家
- 史湘云#沉默寡言的迎春,却用这三个字称呼林黛玉,暴露了和她的真实关系
- 茗玉$刘姥姥才是《红楼梦》揭秘人,你看她说林黛玉,读懂后不用看结局
- 西厢记@林黛玉这么好学, 为什么从来不劝贾宝玉读书 原因催人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