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庶英@郭沫若:毁誉参半的文学大家,其女儿曾评价:我不觉得他有多伟大( 二 )


郭庶英@郭沫若:毁誉参半的文学大家,其女儿曾评价:我不觉得他有多伟大
文章插图

''考古界''的浪潮本是一名在文学界有着造诣颇高的郭沫若先生,但是却对考古有着很深的执着。在建国初期国内有人提起关于''皇陵''的发掘,随着这二字的传播,让本就欣喜的郭先生下定了决心想要一探皇陵。1956年这一年是考古界忘不了的一年,随着一座皇陵的开发(万历朱棣皇帝)本应该是考古界的新开篇,但是因为当时对出土文物保存方法的不成熟,使得出土的文物因氧化遭到严重的毁坏。大量出土的器皿和文物暴露在空气中,万历皇帝的棺材随意丢在院子里,后来竟然被村民当作木材劈开被当做家具使用,再后来甚至连皇帝的尸体也被一把火烧了去。这个严重的失误使得郭先生背上了''考古界的骂名''。在考古界的执着,操作的失误从而再次让郭沫若到了国人批判声音的浪潮之中。


郭庶英@郭沫若:毁誉参半的文学大家,其女儿曾评价:我不觉得他有多伟大
文章插图

个人感情色彩的增添郭先生在他一生中一共有三位正式妻子,第一任妻子是父母包办婚姻的张琼华,后来虽然郭先生离开了,可是她依旧坚持在老家照看郭母,这样一来就是68年的岁月。第二任是1916年郭先生在日本留学期间认识的郭安娜,两人因相爱而走到了一起,女孩家中本是不愿意俩人的事情,但是女孩不顾家人反对,义无反顾地跟随着这位她爱着的才子,后来为他生育有四男一女,郭先生早期的诗作《女神》等创作灵感便是来源于这位女子。


郭庶英@郭沫若:毁誉参半的文学大家,其女儿曾评价:我不觉得他有多伟大
文章插图

郭安娜对郭沫若的革命史有着重要的贡献,郭沫若在与她结婚以后回国参加起义运动,郭安娜非但没有反对他,反而坚定地支持他的工作。一切的风平浪静都止步于1937年的那一天,刚结婚不久的郭沫若因为国家遭遇的变故而义无反顾的返回于国内,投身于起义运动。郭沫若的不辞而别使得这个女子在后来受到了无情的拷查和追问。虽然郭安娜在日本的生活很是艰苦,但是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她培养的子女思想却是正直且有激情的。在此之后,对于郭沫若当年与日本的妻子不辞而别,回国抗战之举被很多人冠上了''抛妻弃子''这一名号。这无疑给郭先生的评价增添了又一新的浪潮。


郭庶英@郭沫若:毁誉参半的文学大家,其女儿曾评价:我不觉得他有多伟大
文章插图

后话在诸多文人雅士之中郭沫若先生的争议颇大,不仅是考古界的''失误''之举的言论,在文学史上其中一篇《李白与杜甫》之中,文中提到的''扬李抑杜''之举也被列出称为迎合之意。郭先生是一个性情率真,对自己的想法从不避讳之人,把自己的思想都用作于著作之中,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于创作之中,直至生命的尽头,对于如此一个''痴迷''于文学的人又怎能用一句批评之话所概括其全部付出和贡献。实际上郭先生受到如此''争议''与自身的性格,所处之境都有分不开的关系,但是人生一世有谁一生是完美之身呢?纵观人世间本就不存在完美之物,如若对这样一位现代作家,历史学家的诸多言论之中都是一样的,偏向一样的完美,那这样或许才是真正的''争议''所在吧。盛名荣誉,皇冠之下有所争议才是人生本该如此的本质所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