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姜建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开明”文学文化流派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1BZW122),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这项研究的目的在于从尘封的历史中发掘出一个被以往研究所忽略的文化文学流派。该成果提出,民国年间存在一个由一批活跃在文化教育和文学领域内、围绕在立达学会和开明书店周围、志趣相投的江浙文人组成的松散的文化文学复合型流派,这个流派可以命名为“开明派”。“开明”一词具有多重含义,既指向其坚持启蒙的文化立场,也指向其追求独立、自由的思想原则,和开放民主、稳健扎实、相对低调超脱的行世作风。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
该成果主体六章,回答在该成果中具有结构性意义的流派研究的逻辑前提、核心要素、主体内容、突出特色等必须解决的六个基本问题,由此从形态到精神、从观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从文化到文学、从文化共性到文化个性,形成一个可以互相支撑互相说明的逻辑整体。
第一章梳理开明派从酝酿到成熟到走向衰落的发展过程。成果认为,这个流派主要由一批活跃在文化教育文学领域内的江浙文人组成,酝酿于20世纪20年代上半叶的春晖中学时期,成形于20世纪20年代下半叶的立达学会时期,成熟于20世纪30年代初至全面抗战爆发前的开明书店时期,衰落于20世纪40年代下半叶,夏丏尊和叶圣陶是其精神领袖,朱自清、丰子恺、郑振铎、胡愈之、周予同、徐调孚、王伯祥、章锡琛、朱光潜、顾均正、刘薰宇、刘叔琴、傅彬然、贾祖璋、周建人等是其主要成员。他们因同学、同事、师生和朋友的缘故逐渐靠拢,更因相同的文化心理和文化追求而凝聚,由此始终坚守在文化教育岗位,为青少年的全面健康成长尽心竭力。
第二章阐述开明派的文化立场和文化思路,以及在时代风气转换之际的艰难选择。该成果提出,在“五四”时代思想武器庞杂多元的背景下,他们接受了启蒙主义和民粹主义的双重洗礼。他们从理性上服膺启蒙主义精神、从时代任务的角度痛感启蒙主义对于现实中国的重要性,同时他们对于民粹主义有一种天然的精神默契,一种情感上血缘上的联系。这双重影响决定了他们启蒙主义的文化立场,也启迪并制约了他们平民主义的文化思路:在启蒙对象上向社会下层扩展,以中等文化程度的青少年为主,在启蒙方式上以朋友式的交流启发代替居高临下的灌输。
面对1925年以后时代思想任务、文化风气的转换,研究发现,他们在政治观念上对于社会革命处于一种理性层面肯定、经验层面隔膜而情感层面排斥的状态,在文化观念上没有以阶级立场替代启蒙立场、以革命话语替代启蒙话语的主观意愿。由此,即使此后社会进入剧烈的阶级反抗、社会革命年代,他们仍然坚守着启蒙主义的文化立场和文化思路,决不动摇。
第三章分析开明派的文化文学思想。该成果提出,开明派的文化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教育观、语言观、政治观、文学观四个方面:(1)在教育观方面,人格问题是开明派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观念的核心问题,培养青年独立健全的人格意识和人格精神,也是开明派进行教育改造的根本旨归,是贯穿开明派教育思想的一条基本线索;(2)在语言观方面,他们着力发掘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并围绕文白之争、欧化问题和语言大众化问题,同新文化界一道努力捍卫白话文的地位,积极投入民族语言现代化的文化建设;(3)在政治观方面,他们具有文人议政的共同特点,并不对政治有特别兴趣,但有强烈的正义感和人道主义精神,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仗义执言,不考虑个人的得失安危。20世纪40年代以后,出于启蒙主义精神和平民主义立场,他们格外关注民主和人权问题,并围绕着“民主”和“集体”两个时代焦点和其中蕴含的与民众关系的核心问题,深入思考知识分子的历史地位和现实责任。这种思考和定位在夏丏尊、朱自清那里得到最出色的体现;(4)在文学观方面,他们没有介入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之间关于为什么而文学的论争,但出于对文学本质和价值的尊重,也出于对时代特征和任务的理解,他们要求真实地反映生活,也真实地反映情感,提出了“求真”与“求诚”主客观统一的“真诚”文学观。这种文学观有力地回应了“五四”时代对思想启蒙的呼唤,揭示了文学从作者到作品、从题材到风格、从创作到批评的内在关联和核心要素,这个核心就是人,“真”的人。在这里,“真诚”文学观体现了它独特的内涵和对新文学建构的重要价值。开明派作家反复强调这种“真诚”,几乎把它当成指导创作、评骘作品甚至臧否人物的唯一尺度,他们自己在文学活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等方面所体现出的全部的审美趣味和艺术追求,诸如对于人世间“隔膜”的精神痼疾的揭露和对儿童的激赏,以此来衡量规范,也都能获得圆满的理论解释。“真诚”,成为开明派最具特征的文学旗帜。
- 翻译$“我们不分开”,新华社记者探访金性勇、金晓宇父子
- 县文联$“送福进万家 浙里过大年” 县文联联合浙报集团宁波分社走进象山影视城书写“福”字,满满祝福!
- 务工者&缙云画家为了留缙过年建设者,把画室“搬”到了施工现场
- 奶奶$汉服圈里来了位77岁高龄的“汉服奶奶” 网友直呼:贾母”从书本里走出来了
- 新闻记者$汉服圈里来了位“汉服奶奶”,网友惊叹:贾母从书本里走出来了
- 见闻记录|《芒果朗读者》何李朗诵刘先银散文:“春天的记忆”
- 林黛玉&解读红楼:刘姥姥的真实面目,让人细思极恐
- |“蜀戏新韵”2022成都市学生戏曲晚会春节上演
- 本领|虎携猫舅拜大年
- 美术家协会|文艺正能量助力津门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