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让美不胜收的古典长卷“活”起来

层峦起伏的群山、烟波浩渺的江河 , 和渔村野市、水榭亭台、水磨长桥等静景 , 穿插飞鸟、捕鱼、驶船、游乐等动景 , 动静结合、相得益彰……近日这幅被称为中国青绿山水画的巅峰之作——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经改编后被搬上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舞台 , 以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形式呈现 , 使观众在欣赏“流动的名画”、领略宋朝独特美学的同时 , 品味舞蹈的魅力 。
传统|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让美不胜收的古典长卷“活”起来
文章图片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剧照 。 受访者供图
我国青绿山水名作《千里江山图》纵51.5厘米 , 横1191.5厘米 , 是北宋画家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 , 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该作以精练的手法、绚丽的色彩、工细的笔致表现出山河的雄伟壮观 , 被称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
传统|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让美不胜收的古典长卷“活”起来
文章图片

“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2017年在故宫博物院展出时的场景 。 新华社采访人员沈伯韩摄
【传统|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让美不胜收的古典长卷“活”起来】为了让这幅传世名作被更多人欣赏 ,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了《千里江山图》 , 让这幅古典长卷“流动”起来 。 该剧以诗剧为体裁 , 以“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等篇章为轮廓 , 由一位故宫研究员以展卷人的视角切入 , 让观众跟随画卷的展开 , 走近画家王希孟的内心 , 徜徉在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趣之中 。
传统|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让美不胜收的古典长卷“活”起来
文章图片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剧照 。 受访者供图
篆刻人、织绢人、磨石人、制笔人、制墨人 , 白色的丝绢、靛蓝色的篆刻、赭褐色的石、青灰色的笔、黑灰色的墨 , 再加上大红官服、粉衣簪花……典雅的中国古典色彩 , 和赋予色彩不同气质的工艺 , 在舞台上共同构成了层峦叠嶂的“千里江山” 。
业内人士认为 ,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呈现的不仅是舞蹈艺术 , 也像一件装置艺术 。 不仅有舞 , 还有诗情、书画、耐人寻味的哲学意蕴 。 该剧的舞台设计和舞台调度颇为复杂 , 采用地面多层转台和空中圆弧机械的构架 , 创造出“天旋三圈 , 地转四圈 , 上下左右皆可以移动”的舞美效果 , 使美不胜收的古典长卷徐徐展开 。
传统|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让美不胜收的古典长卷“活”起来
文章图片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剧照 。 受访者供图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次实践 。 该剧自2021年8月在国家大剧院首演以来 , 在南通、上海等16个城市演出50余场 , 获得口碑和票房双丰收 。 这部诗剧不久前在B站跨年晚会上的惊艳亮相 , 不仅让千万网民在线开启沉浸式“赏画”体验 , 还点燃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 引发一波“国潮” 。
采访人员:张漫子
编辑:王薇、栾若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