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村|卖年画的不只画店

根据美术史论家、民间美术收藏家王树村先生的考察 , “年画”一词最早见于清末宝坻名士李光庭所著《乡言解颐》 , 其将“贴年画”列为“新年十事”之一 。 而在此之前 , 这种民间版画早已有之 , 可上溯到宋代 。 如《东京梦华录》(卷十)载:“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 。 ”及至清代 , 富察敦崇撰《燕京岁时记》中也写道:“每至腊月 , 繁盛之区 , 支搭席棚 , 售卖画片 。 妇女儿童争购之 。 ”这些描述的对象 , 虽无“年画”之名 , 但早有“年画”之实了 。
何谓“年画”?郑振铎先生认为:年画“是在新年的时候粘贴于门上、室内墙壁上作为装饰品之用的” , 以使家庭里“现出无限的生气与喜悦” 。 王树村先生则认为 , 这一说法更趋于狭义年画的定义 。 从广义上说 , “凡民间艺人创作并经由作坊行业刻绘和经营的 , 以描写和反映民间世俗生活为特征的绘画作品 , 均可归为年画类” 。 正如这样的细分一样 , 当深入研究当年杨柳青年画的销售时不难发现 , 其售卖地点不仅仅限于年画店 , 还与很多相关行业产生关联 。
如上文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所记:“每至腊月 , 繁盛之区 , 支搭席棚 , 售卖画片 。 ”这里卖年画的就不是画店 , 而是为了便于商家销售 , 也便于百姓购买 , 临时搭建的“席棚” 。
20世纪30年代 , 美国学者安·古德里奇(Anne S. Goodrich , 1895—2005 , 又被译作“富路德夫人”或“富平安”)女士 , 曾与其丈夫在北京做传教士 。 她眼见新年的北京 , 年画、门神贴满街头巷尾 , 便对此产生了兴趣 。 “1931年 , 我就到东四牌楼那儿的‘人和纸店’ , 买下了他们能有的每一张印品 , 大概能有一百多张吧 。 我拿回家问我的老师 , 请他告诉我这些纸神的用处 , 也告诉我画上这些神仙的故事 。 ”其中主要以门神与纸马为主 , 门神又多是杨柳青风格 。 正是以此为素材 , 安·古德里奇女士编著了《北京纸马:家庭祭祀略考》一书 。 此后 , 她于1991年将这批年画捐赠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史带东亚图书馆 。 刷印年画 , 主要的材料就是纸 。 腊月的纸店里售卖年画 , 也就顺其自然了 。
【王树村|卖年画的不只画店】此外 , 《中国古版年画珍本》(天津卷)中收录两幅年画纸马:《金龙四大王》《玄元上人万法天师太上道祖》 。 前者是船运业的保护神 , 后者则是太上老君 , 因其以八卦炉炼金丹闻名于世 , 在民间被尊为冶炼业、铸造业祖师 。 两幅画面的下方均有“杨柳青德庆恒制”一行小字 , 指明了此画的作坊产地 。 而笔者遍查杨柳青画店 , 也难找出名为“德庆恒”的画店 , 却在《杨柳青买卖通俗杂字》发现 , “德庆恒”为一家经营杂货、煤油的店铺 。 由此推测 , 这些年画纸马或为杂货之一种 , 在忙年之际亦由杂货店代为售之 。 百余年前 , 售卖年画不仅局限于画店 , 席棚、纸店、杂货店均有售卖 。 可见 , 当年的年画已深入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